Thursday, August 14, 2008

马来西亚奖学金政策的争议

  前不久,马来西亚首相署部长纳兹里(Nazri Aziz),对外强调马国政府未来会继续以55%对45%的比例,发放公共服务海外奖学金给土著及非土著。这个比例是在今年才推行,而在2000年至2007年,共有1万零485人获得公共服务海外奖学金,非土著只有23%。

  纳兹里亦不认同之前的颁发比例:“非土著也是马来西亚人,因此我不认同土著及非土著的奖学金比例应是80%对20%”。然而,上述的做法引起一些马来团体和马来学者的不满,声称该决定侵蚀土著特权。这些不满人士,更要求马国最高元首能够出手干预此事。

吸引不到人才回国服务

  从这件现象中可以看到,推行超过30年的新经济政策,固然大大提高了马来人在政、经的地位,但是亦导致部分马来人高度依赖政府。人才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因此培育人才应该不分族群,若以族群作为考量的重点,反而埋没许多未来的国之栋梁,并对国家的发展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都相当重视人才,马国却仍反其道而行,这将会把国内人才拱手让人,成为他国的重要人力资源。

 分配式的政策,突显马国政府培育国内人才方面的偏差,因而导致人才的外流。据马国政府的透露,马国现有78万5000名专才在海外工作,主要分布在新、澳、纽、英、日、美、台等国家与地区工作。

  为了吸引这些旅居海外的菁英,马国人力资源部在2001年推出了“鼓励国人回国服务计划”,但是其成效相当有限。

  据马国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诺莱妮(Noraini Ahmad)日前透露,该计划推行了七年,截止今年6月只有1156人提出申请(在1156人当中,人力资源部只批准了611人,这些人当中只有453人选择回到国内服务)。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窥探,该计划推行了七年,只有不到1%的人提出申请,可见该计划并没有吸引到这批海外的马国专才回流。另一方面,申请者的成功率只有52.85%,似乎也是令后来申请者却步的原因。

政策改革只能是个开始

  马国政府在1970年代开始,采取了国内资源的重新分配制度,来扶植马来民族在各个领域的地位。马国政府的努力,确实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政策上的严重偏差换来的是某个族群的崛起和国内族群之间的表面和谐。

  该政策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人才的外流,某些族群被边缘化,内部经济的发展趋缓等等。如今马国政府将2000份海外奖学金的45%发放给非土著优秀生,确实值得人民肯定。

  该项政策应是马国政府改革的第一步,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55%对45%的比例颁授方式可以一直沿用下去。以族群作为颁发的指标,只会让一些奖学金“所颁非人”(不管是土著或非土著),未来的颁授方式,应该以“能者居之”为终极目标。

  马国政府长期的扶助政策,已经对特定族群形成了一种习惯,部分马来社群的反弹,突显政府照顾政策的后遗症。以巫统为首的马国政府若要继续迈开改革的步伐,必须勇敢面对族群内部的反对力量,逐步将一些不利国家的政策取消,让巫族可以自立自强,亦提供全国人民能在公平的大环境下进行竞争。

  期盼马国的奖学金分配政策只是个开始,如果改革者无法有智慧地去处理排山倒海的压力,最终选择妥协的话,马国的未来将是一条暗淡的前路。

● 利亮时·作者是马来西亚学者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