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三十七的悟

  37岁的G是我们大家眼中成功的律师。他大学法律系毕业,成绩优秀。毕业以后不久就受邀加入某律师行的股东行列。我们以为G的一生便是如此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我们羡慕他很早地在人生的道路上确定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可以比许多当年的大学同窗,更早开始他的冲刺,跑在前头。然而最近,W却收到G的来电,他说他想换工作,放弃律师行业相对优厚的薪金,另谋发展。他想成为一名外交官。

  如果你年近40才发现花费了十几年追求的事业和生活,统统都不是你要的,那该怎么办?20岁的时候,我们对生活有不同的要求。那些精力旺盛且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好胜的我们只想比周围的朋友更快的升职加薪,更快的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们追求那些人人羡慕的行业及头衔。在物质挂帅的城市里,我们追求人人向往的汽车加公寓的,标榜某种层次与阶级的生活。

  我们在这种追求中浮沉了十几年。终于有一天,我想这是和岁月的痕迹和提醒不无关系的,我们发现自己居然长出了第一根白发,眼角开始出现皱纹,男人开始秃头。终于有一天,我们听到某某朋友的父亲抑或是母亲,患上了不治之症。我们从参加彼此的婚礼,开始参加第一次某某朋友父亲或是母亲的丧礼。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熬夜不再轻而易举,腰背开始出现莫名其妙的酸痛,朋友之间有人开始透露患有高胆固醇等等的慢性病。 

  这个时候,我想我们当中某些人会骤然发现,生命已经过去不少日子,眼前容许你追求理想的日子也不多了。像G,他在探索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再也不愿意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处理离婚案、遗产纠纷和房屋贷款。他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G这样的“悟”,我们既替他感到高兴,又替他感到难过。高兴的是他仍有追求理想的勇气和信心,难过的是倘若他一辈子都执迷不悟,那不是省却许多麻烦吗?第一次接到G的电话,我们企图阻止他。我们告诉他有关这新工作的种种不是:你将不再是自己的老板,你将进入一个你从没接触过的体制,你将从头开始,你的薪水和现在相比将少得可怜,你的头衔将比你同辈的朋友们都来得低……

  迟来的悟自然有它的代价。但那样的代价,比较起放弃追求、放弃个人的代价,谁敢说那个更重,那个更可怖呢?

● 丹女

Friday, October 20, 2006

假象

  制造假象让人快乐。在文化底蕴缺乏但财力充足的岛国,利用后者的力量为我们制造一个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繁荣昌盛的景象是最直接、最容易办到的事。很多时候,我们积极制造假象也沉迷于假象的制造。久而久之,最初的宗旨被抛之脑后,被忘却在最遥远的地方,而假象却成了最真的事实,最终的追求。

  对一个善于制造假象的女人,影响的仅仅是她的银行户头而已;对于一个善于制造假象的社会,你说,那个越吹越大的假象气球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摘录:假象
● 丹女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拼凑遗憾

  旅行久了,也真觉得生命是一张拼图,由大大小小的遗憾拼凑而成,永远缺少的是完美的那一块。

  木心在一篇《童年随之而去》的散文,把人生的遗憾写得十分传神,结尾尤其漂亮。过去,我一直将旅途上的遗憾看成是回来的理由,那是完美主义者的理想。然而现在我却将这种必然会发生的遗憾看成生命的自然形态,遗憾虽然不是美好的经验,我们却无法回避,既然无法回避就要学习与之相处并处之泰然。

摘录:叶孝忠-旅途的遗憾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张五常

“所谓宏观经济学,一无是处。”[张五常语]

>> 张五常先生的博客

最美的声音

  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干什么呢?

  快毕业时,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

  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大爱无言,而那分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 作者:包利民 文章来源:网络

旅行和爱情

  旅人和目的地之间正如情人关系,初恋情人最难忘却也最难厮守,那是因为我们都还不成熟,无法解读一些难懂的信息,架起完美的沟通桥梁。

  经常有人问:你最想去哪里? [按:梦中情人?]
  
  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有很多机会去那个地方,但我却去了这里和那里,甚至更遥远更难去的地方。我一点也不心急,因为我们都需要准备,两个人的相遇或许是偶发的,但唯有双方都准备好了,相遇才有意思,不然就是相逢,也无法解读其中的深意。

你最想去哪里?●叶孝忠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积极不干预

  「积极不干预」到底是什么?原词却不是英文,是法语Laissez-faire。这句法文进了英语词汇,因为英文也很难道尽其中的神妙,法文的词汇,如Laissez-faire,译成英文,叫做Let go或Let pass,但英文的意思比较粗糙,Laissez-faire不止是普通的Let go,而是在冷眼看着面前的一条河的波浪,袖手而流露出一丝宽慰的微笑,这一点点附加的味道,英文说不出其中的深婉和温柔。
  
  英文里的感性盲点,搔不着痒处的,让欧洲语文来补充。例如电影《擒凶记》的主题曲,桃丽丝黛唱,叫做Que Sera Sera,西班牙文原文入词,虽然英文可以译为Whatever will be, will be,但英文原句发音噜苏,Que Sera, Sera,比英文多一分潇洒,闻其音如见其容,像看见一个小女孩在阳光下的公园里荡秋千,一高一低,她高高飞扬的裙裾和马尾辫子:「当我还小时,我问母亲,我长大了会怎样?我会美丽吗?我会很有钱吗?母亲这样告诉我:Que Sera, Sera,将来怎样,且由他吧,我们看不见将来,将来怎样,且由他吧。」歌词很浅白,哲学很深奥,没有了西班牙文的原文,就没有了这首歌。

  Que Sera Sera跟Laissez-faire一样伟大,不但得到一九五六年奥斯卡最佳主题曲,费城一支摇滚乐队,还起了一样的名字。美国海军的一架勘探飞机,一九五六年向南极出发,飞机的名字就叫做「Que Sera Sera号」,机上七名队员,飞机后来失事,折翼受伤,今天摆放在佛罗里达州一家博物馆。

  今年世界杯,德国队准决赛时射十二码,德国的球迷很紧张,为了给国家队打气,也为了万一输掉给自己解嘲安慰,球迷在观众席上唱起了这支歌。

  Que Sera Sera,是比Laissez-faire更通俗的字眼,令人想起一九五六年:希治阁、冷战、匈牙利事件。要解释,可要写一篇论文:这是世上一切懒人不思进取的借口,一切命运早有安排,人的意志是很渺小的,我们完全不必担忧将来,在哲学上,这种思想叫做「决定主义」(Determinism),是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莱比尼兹(Gottfried Leibniz)提出的,他认为,宇宙间有一股力量决定了万物的荣枯,不以我们的判断和希望而改变。德国球迷在世界杯唱了这支歌,是向自己的哲学宗师致敬。比起中国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之粗俗,Que Sera Sera,闪动着人世间至神极秘的大美。谁须要解释呢?听一遍桃丽丝黛吧,她最权威。

●《苹果日报》陶杰 2006-09-27 黄金冒险号 Que Sera Sera

生命必死

  人老了,必定会走到生与死的临界,这条路不能逃避,不如坦然面对。多吃一口饭,多烧一炷香,生命大棋盘上即使已身陷重围,仍然坚决落子。

  人生总有许多无法操控环节,就如路上一块巨石堵道,骂它踢它,于事无补;不如跨越它,绕开它,以另一种超脱态度上路,继续生活。
  
  《相约星期二》里,莫里教授身患绝症,感受生命从体内一寸寸地消失,他眷恋生命,但不做无谓抗争,平静地同生活讲和。莫里认为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法则,像花开花谢,像月儿阴晴圆缺,有让人畅意的顺风高速大道,也有故障而误点的列车。

  接受生命的可知与未知,坦途也罢,荆途也罢,总以一颗平静与宽容的平常心过日子。视生死如路的两端,信步来去,人生再大的磨难不过轻风拂面

  索甲仁波切在所著《西藏生死书》中指出,癌症等疾病其实是一种警讯,提醒我们生命中一直忽略的深层部分,比如精神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看待这个警讯,全盘改变生命的方向,不仅能治疗我们的身心,甚至整个生命。书中引述一位医师的患癌日记:“我必须感谢癌症,让我有一些从未有过的经验。了解生命必死之后,让我变得谦卑,使我认识到自己惊人的心理力量,也重新发现自己,因为我必须在人生跑道停下来,重新衡量,然后再前进。”

  我们的传统教育强调人定胜天,鼓励与自然抗争,并以征服自然为人生目标。许多人一辈子都在人生跑道上盲目冲刺,更多人则在实利与琐事的精密计算中,耗尽一生最美好时光。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其实就在身边,就在心灵方寸之间,但往往得经历病痛与绝望的洗礼,才能彻悟自己迷失了多久,迷途有多远。

  人生难免缺憾,皓月当头,哲人看到的却是“此事古难全”,慨叹无常。圆满固应举杯庆贺,缺失也应坦然从容,从中上一堂人生课,找到智慧,找到自己,不带任何遗憾离开。

摘录:圆缺
● 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