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7, 2006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忙碌的你心灵有多久没被感动了?我就不相信你看了心里不会触动。

>> 感人的攝影佳作【俺爹俺娘】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06

昔日戏言身后事

《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以冷眼观照世态炎凉,曲尽其中的无奈与必然,警醒世人毋庸作茧自缚,何妨达观洒脱。八种世态之一乃为夫妻之情。歌云: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诗人挖苦虚情假意,直截明白,余蕴无遗。然而,诗中最后一句却无意中道出中国古人对爱情的一种特殊的执著。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情之真伪,从来难知。古人有盖棺定论之说,《好了歌》的作者正是在这种文化潜意识之下,以“君死又随人去了”作准,判断人心之情伪。在西方文化大行其道的今日,夫亡妻改嫁,妻死夫续弦,可谓天经地义,“君死又随人去了”听来实在仿如隔世了。

事实上,从一而终这种爱情要求在古代中国并非什么金科玉律,如果这种要求在道德上真有无上权威,法律却并未禁止再婚。这种情况在北宋程颐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以前尤其如此。

正因为配偶身死以后,再婚自由随意,因此,海枯石烂,矢志不渝的长情才显得难能可贵。“君死又随人去了”慨叹的正是夫妇之情在死别之后不得永久。中国古人重视的爱情往往乃多见于身后的缠绵,至于生前的荡气回肠,总似未能极尽其致。所谓重视身后缠绵,具体言之,即中国古人所崇尚的乃夫妇之情,而非男女之爱。《诗经》开卷即是《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歌颂的便是夫妇之道。西方人标榜情人节,中国人如欲效法,则应该推行夫妻节。

古人推崇夫妇之爱,从文学作品而言,则莫如悼亡诗。事实上,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悼亡诗竟成为一种别具标致的诗体。悼亡诗佳作盈牍,其中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可谓哀怨缠绵,感人肺腑。

其一云:“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元稹早年穷困,而妻子出身富家,但并未以此嫌弃良人,反而赏识其为人及才华。婚后,娇生惯养的妻子变卖妆奁,为夫君沽酒;家无樵爨,女流之辈,又打扫落叶,以供日常生炊之用。然而,大家闺秀始终能够刻苦耐劳,从未怨天尤人。元氏夫妻平日生活其实尽多愉快事,但在诗人笔下都只不过是闲话家常,平淡如水,犹如禅门担水挑柴,一片平常心,机趣盎然。元氏伉俪的恩情,其动人处正在于此,而此处亦正可透露中国人的爱情观。

其二云:“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夫妇平日的闲话家常中竟然戏言身后事,预想将来一方之寂寞孤令,这也是爱情的趣致,由此可见两人心心相印,鶼鰈情深。作诗之日,元稹已经贵为朝廷命官,他痛惜与己共度多年苦难的爱妻如今无法同享安逸,五内实在难堪疚愧。这是缠绵悱恻的爱情。

其三云:“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既然平常心便是爱,悼亡毕竟真是费词了。飞黄腾达的诗人一心惟盼自己身后能与先逝的爱妻“同穴窅冥”,续弦绝非所望,只可惜“他生缘会更难期”,于是,目下更实在的竟然是“终夜常开眼”,希望亡妻或许回魂,尚可以有幸重逢,尽管相逢必然短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依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热恋于爱河中的年轻人大概都会引此诗的作者为知音。如果有人误会元稹只会做事后诸葛,妻子在世之日,却不解谈情说爱之风情,也许他就应该记住,上述如此动人心弦的绝句却是元稹在旅途中思念爱妻的手笔。然而,在中国诗歌传统中,他的《遣悲怀三首》,地位始终高出一格。三首诗合起来读,诗人的婚姻生活不啻跃然纸上,如在目前,更不免令人同情而神伤。男女之热恋到底不如夫妇之情义。西方人有“结婚是恋爱的坟墓”的说法,《遣悲怀三首》却让人会心明白,婚姻才是爱情最圆熟的体现。这是中国人的诗教,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

● @劳悦强

万荣

  万荣(Vang Vieng)也是来过的地方,但才两年光景,变化可以那么大。这个小镇近年来成了西方背包客的必经之站,不少人于永珍北上琅勃拉邦,都会在这个小镇逗留三几天后再北上。

  背包客的旅行如候鸟之迁徙,有一定的路线,在出发之前,大家似乎已经被告知哪里春暖花开,哪里已经凋零如昨日黄花。而万荣肯定是近几年东南亚背包客热门的目的地。

  深夜由坛子平原抵达万荣,小镇上闪烁的霓虹已经在欢迎你。沙发躺椅上满满是老外,餐馆餐牌上多了以色列文,说明了以色列旅人人口在东南亚的增加。

  是先有旅人,还是先有目的地?或许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旅人能为了一个目的地而上路,上了路之后,又能通过种种的旅行活动而完善一个地方,让一个原本平凡无奇的地方,变成了一处目的地,驱使着更多旅人登门造访。

  旅人根据地就是这样被前仆后继的旅人们炼出来,它们大多数在第三世界国家,如旅人们自封的殖民地,可能是城市的一角,比如已经成为经典的曼谷khaosan,也可能是一个小镇,比如寮国的万荣,中国的阳朔等等。

  背包客来到这里除了喜欢万荣如桂林山水一样的风景,也肯定还有一些理由吸引他们留下来。在这样的小地方,住上三几天是不会寂寞的,街上每隔几步就是一家电视吧,日日夜夜播放着最新的好莱坞电影,就算离家万里,也不会脱节。如果觉得寂寞难耐,就到网吧里坐上一个小时,通过msn和远方的亲友聊聊天,时间就这样被打发掉。

  万荣的受欢迎是个有趣的旅游现象。到底我们为了什么而旅行?是要感受当地最真实的一面,还是真实永远是残酷的,无法直视的。我们到底不是人类学家,蛮荒和原始不是我们想要的,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那是我们的追求。

● 叶孝忠(传自寮国万荣)

爱的意外

  女友说,意外撞车的一刹那,脑中浮现的是前男友的影子,马上拨电给他,他飞扑而来,当场解决事情。两人因双方家长受阻的爱情,死灰复燃,一场意外让双方放下自尊,重拾旧好。

  面对死亡,女方说:关键时刻想的是他,不想再骗自己了

  之前向现实世间妥协了500多天,只有面对死亡的威胁,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敢去追求。

  男方对女方说:这证明你终究是我的。

  但愿一生如是。爱情有时候是一场意外。

  若意外意味着浪漫、惊险、激烈、一刹那的美,比意外来得漫长平庸的是寻常琐碎的人生。一刹那太短,一辈子太长。

  意外是艺文创作上好的催情的桥梁与手段,也是缔造不朽爱情传奇的不二法则。因为车祸、癌症、死亡诸等意外,虽狠狠地拆散热恋的情侣,却也成全“完美的爱情”。让宝贵的生命停格就有了不朽与永恒的意味。

  人生的戏剧性有时比小说还强。如果中国诗人徐志摩不是因飞机失事,他与陆小曼的苦闷婚姻迟早触礁,没想到一场意外奇迹般改变了陆小曼的下半生。任性妄为、忠厚柔艳的陆小曼从此展开活在过去的人生,悼念志摩,为其整理诗文,也自我提升诗文画水平,成为丈夫心目中的性灵女人。

  没想到吧,活得短暂的诗人无意用生命换回的是身边女人生命中的停格。如果出事的是陆小曼,恐怕激烈热情的诗人接着谱写的是第五个六个N个女人的情事逸闻。因为大多数的女人是花,天生要为爱情而盛开,也因此获得自己的芬芳。

  爱情与意外一样无常莫测。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在《一见钟情》中说:

  “他们两人都相信

  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

  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是美丽。”

  闪过意外的火花,却难躲一生的平庸,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过度戏剧化的意外、爱情与人生大多数人承受不起。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坚贞完美”的爱情的,只是经不起“意外”?

  在网络上看到这段话,简直是多数人人生的告白:爱情是一场意外。分手是恋情的意外。回忆是平静生活的一场意外。

● 黄向京

假借爱之名

  有些爱显得模棱两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合情合理。于是,补习、名校、课外作业和活动都不可少。提早为孩子做好准备,日后踏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时才不会落人后,才能更容易名成利就。拥有这样未来的孩子才能幸福快乐。父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假定孩子的幸福定义,孩子是否能就此获得父母同等的快乐和幸福?
  孩子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或在其他领域中获得了奖项的肯定。骄傲的父母把头抬得高高的。是因为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成长了些许,还是为了父母个人的荣耀?孩子进入了名校是因为确信他能在优质的学习环境中更快速地自我成长,还是要证明自己的精子素质比别人的强?

  孩子进行社会服务,到海滩捡垃圾,父母出动女佣代劳。孩子日后的人生是否都能由女佣或旁人来代他体会痛苦、面对挫折和忍受人世的无奈?

  年轻人对岛外的世界充满好奇,想摆脱旅行团的束缚,策划和友人到纽西兰背包旅游。岛外的世界真的很大,充满各种可能和危机,有好的,也自然有坏的。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只有磨炼和挫折才能培养韧性和智慧。景色宜人的纽西兰始终只是一个梦。年轻人最终无法成行,因为父亲以断绝父女关系来要胁年轻人作罢旅游计划。

  什么是爱?只想占有,只考虑到自己的脆弱或欲望的自私心理,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爱的价值只有功利……这些心态常游走在爱的名义之下,“鱼目混珠”。

  巴金的《家》、《春》、《秋》写出了父母拥有至上的权威。父母掌控子女未来和生死权的时代毕竟已经走远了。子女不再是增值家业、保障家庭地位、传宗接代或是防老的工具。然而,留心观察,这样的观念在现今的东方社会还是存在的。

  Y是家中老幺。兄长都各自在外组织了家庭。父亲数年前去世后,Y便一直与母亲同住。年过30了,Y依然单身。一日,Y母误以为Y交了男友,竟歇斯底里。

  这样的爱确实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单纯的爱、不隐含任何私心的爱、坚强的爱毕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 阿龙(传自英国达勒姆,Durham)

Thursday, February 09, 2006

一个人的清迈

  我从来没想到要来清迈,所以事前并没有累计太多对清迈的期待,这样的旅行也好,当你没有任何的期待,所见的反而都是惊喜。除了安排一些简单的采访之外,大部分的时间就用来无所事事,比如在古城墙边静静的坐了一个下午,看护城河上的倒影斑驳;一个人到高级餐馆用餐,让味蕾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尝一些味道,慢慢的咀嚼出泰北菜肴里复杂的香料配搭。

  因为独处,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很少一个人旅行了,然而一个人旅行的意义,往往就在于留时间给自己,那是最奢侈的对待自己的方法。我们平时总为别人而忙,忙到我们已经忘记了原来只有自己对自己才最忠诚,不需要迁就或讨好。连洗澡也能慢慢的洗,看着自己身体上已经愈合的伤口,是否还有痛的回忆。

  无所事事是旅行的最佳状态,往往要一个人更能享受,因为身边没有朋友需要担心,不用和友人预先拟定明天的计划,不用考虑睡晚了会不会耽搁了行程,指南上介绍了很多不容错过的清迈景点,就算说得天花乱坠的,我也不太感兴趣,反正任何一个地方还有机会要来的,可能还会和某某某来,所以不用急着看完,总会有更适当的时刻更适当的旅伴,一切配合,景点才变得有意义。

  我们没有第一眼喜欢上一个目的地,目的地也没有以最姣好的面目来面对我们,一些地方现在看起来毫无意义,那是因为旅者和目的地之间都没有准备好,双方都不是最佳的时刻和状态,旅行是旅者和目的地的一场邂逅,无法爱上
,有时候只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我们都没有修够恋爱的学分,最好的尚未来临而已。

● 叶孝忠 (传自清迈)
电邮:yexiaozhong@hotmail.com

手机贺岁

  往日,农历新年期间,纷至沓来的贺年卡片总在案头堆积如山;可是,现在,门前冷落车马稀,只有寥寥十多张意兴阑珊地散在桌上,顾影自怜。

  不是我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不是的。

  主要的原因是:一板一眼地邮寄贺年卡片,早被目为不合时宜的落伍行为了。大家都一窝蜂地寄电子贺卡,一开启电脑,铮铮琮琮的乐声便争先恐后地流入双耳;花团锦簇的色彩也不甘示弱地飞入双目,一片缤纷热闹的繁华景象。

  就在电子贺卡得意忘形地以为自己独领风骚的当儿,居然出其不意地被半途杀出的“程咬金”击得落花流水,措手不及地败下阵来。

  时代的新宠是手机──在狗儿当道的今年,旧雨新交,纷纷以手机贺岁。

  电子贺卡以图为主,可供咀嚼回味之处不多,然而,手机贺词却纯是文字,则则不同则则妙,如老孙变法,花招百出,幽默诙谐者令人开怀大笑,构思巧妙者使人拍案叫绝。把小小一个手机捧在手里,心情一日多变,简信铃声变成了生活里一项绝顶美丽的期盼。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现在,让大家分享一些别具韵味的手机贺词。

  这一则,活脱脱就是一篇微型小说:“有一伙人在四处打听你,还说逮住时不会轻饶你,他们一个叫财神,一个叫顺利,领头的叫幸福。我问过烦恼了,它根本不爱你,还说永远不理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作多情!还有,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它暗恋你好久了,誓言一生情不变!”

  体现新加坡“中文搀杂”语言特色的是这一则:“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有棒棒的BODY,满满的MONEY,多多的HAPPY,每天心情都很SUNNY,无忧无虑像个BABY!”

  有则手机贺词利用十二生肖和文字谐音造致妙不可言的效果:“愿你:狗年开始,鼠(数)钱不完,牛那样壮,虎虎生威,兔(吐)气扬眉,龙马精神,蛇(舍)得消费,马到功成,洋(羊)洋得意,猴(后)会有期,鸡(机)不可失,狗(够)用就算,猪(祝)你发财!”

  有些手机贺词,是温馨可人的文学小品:“平安说他很爱你,幸福说它追求你,健康说他拥抱你,财富说它亲吻你,长寿说它属于你,新年到了祝福你,心意就在短信里!”另一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新年悄悄来到,快乐与你轻轻拥抱,困难见你乖乖让道,烦恼低头悄悄走掉,吉祥对你格外关照,幸福对你永远微笑,还有我时时为你发送幸福的信号。”有则小品还注入了哲学的思想:“一滴水里有一个世界,一颗心里有一个天堂,当你的目光落在手机上,我的祝福会在刹那间被你收藏,无论你是闲还是忙,我的祝福永远在你的身旁!”

  有些手机贺词,别出心裁地玩文字游戏:“新”喜又来到,“年”年都美妙,“快”乐常微笑,“乐”在每一秒,“恭”贺少不了,“喜”庆样样好,“发”财好运来,“财”源滚滚到!将每一句的第一个字串起来,便是:“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有者图文并茂地以“福”字叠成一个金字塔,说:“福气多多,十全十美,万福重叠,福星高照!”也有人以许多标点符号砌成一个金光闪闪的元宝,说:“漂亮吧!收下它,财神爷会永远关顾你。愿你身体旺,财更旺!”

  今年是狗年,当然少不了应景文字:“送你一首旺旺曲,身体旺,健康旺,运旺气旺财势旺,爱旺情旺亲友旺,家旺人旺合家旺,祝你旺旺又旺旺!”

  走笔至此,手机又响,这一回,它说的是:

  “让我们一起跟鸡年说再见,123,鸡bye!”

● 尤今

须先给中国消费形态摸底

  最近新加坡企业投资中国失利的案例时有所闻,包括有关职总平价合作社的消息。这是宏观战略上还是微观操作出了问题?或是二者兼之?

  在此,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经验。照我分析,新加坡人到中国投资,决策和运作时往往有几大误区,主要是对中国人的消费形态拿捏得不够准确。

误区一:以为高增长代表中国人养成高消费习惯

  中国每年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总体经济实力已是世界第5位。看着令人晕眩的增长数字,望着从铜锣湾到香榭丽舍大街精品店里出手阔绰中国人的购物浪潮,你会认为,中国人是当今高消费的一群,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将是全世界企业和投资者本世纪最大的商机。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或用超前一二十年的眼光看,或许没有错。

  但是,与发达国家不一样,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是由国内消费拉动的。对中国的GDP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出口;基础设施的建设——铁路、公路、航运和海运;然后是战略性行业——钢铁、金属、能源、电、水以及国防工业。

  如果排除目前已经冷却的两大热门消费房子和车子,国内个人消费对中国GDP的贡献很低

  中国政府多年前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一直希望推动国内消费,但收效甚微。原因多方面,其中最主要是中国用了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高速奔过时光隧道。

  如果一个中国人30岁以前生活在低消费、平均主义的计划经济制度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了50岁后,他是否能立即改变心态,为新的经济增长贡献他的消费?

误区二:以为中国人富了就会按西方模式来消费

  消费是个体行为,又受群体意识的影响。消费信心和消费模式决定了如何消费。

  总体来说,中国人消费信心的程度不高,不提倡提前消费。“量入为出” 的祖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哲学。

  它与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方式和目的非常相似,家庭消费可以被看作是运营成本。收入与家庭消费之间要持续地保持盈余,就像公司管理的目标是保持损益表上永远有利润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这些来自于每个家庭的利润即转化成目前中国国内庞大和持续增长的个人储蓄。如此庞大的储蓄使世界各国的政客和商人垂涎三尺,但令中国政府头痛不已。

  如何有效地释放储蓄一直是一个话题,但至今为止都不得要领。我个人认为,引导中国消费者安全地“投资”,比直截了当地鼓励消费会来得更有效。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海外商家和企业都会有这样的思维:“中国人富裕了,他们就会按西方的方式来消费”。其实中国的消费者是绝对不可能被西化的。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都会经历翻译、异化,最后同化的过程。历史上是这样,现在也不会例外。

  上海有家著名的西餐馆红房子,我小时最喜欢那里的西餐。干净、有情调,而且口味比中餐好。后来出国留学,在海外第一次吃到正宗的西式大餐,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过去吃的不是西餐。

  那是西式中餐,更确切地是西式上海餐。这反映出,中国现代化和西方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目前,麦当劳的快餐服务方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中式快餐业中。在一些大城市,中式快餐的生意是门庭若市。也就是说,现代化的快餐服务已在中国被同化,而巨无霸汉堡包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中国人的主食,只能是一种翻译作品,可以适合某些中国人口味。

  所以我一直在想,沃尔玛(Wal-Mart)式的超市会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主流吗?中国的城镇依然居住集中,基本上仍然是尊老爱幼三代人相互照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私家车不会很普及,大部分人仍以每日烹饪新鲜食物为乐趣。

  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生活的消费者,有什么理由须要每个周末去霸级超市,购买一星期的存货?

  或许以现代供应链管理为基础,配上环境整洁的菜市场或湿巴刹(wet market),会更适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误区三:夸大中国人民的消费能力

  目前中国消费人口结构,可作这样一个粗略的分类:一、先富起来的人群;二、城镇普通居民;三、农村人口。

  尽管政府大力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目前农村人口是国内消费能力最低的群体。

  先富起来的人群,包括企业家、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干部、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台胞和港澳同胞、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在有商业价值的学术领域工作的专家教授等等。

  这群人的平均消费能力极强,国外对中国高消费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这群人。可是,他们占中国人口的比例仍属于极少数。这群人主要集中在所谓的一线城市的中心地带: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富裕省份的省会城市。

  由于海外人士接触的基本上是中国“先富起来的人群”,他们成为思考、判断和决策中的中国消费者。但是,当你进入二三线城市,面对的则是“城镇普通居民”的人口结构,如果还是按原来的模式来经营,“悲剧”就会发生。


  五年前,中国卫生部曾有计划按美国模式进行医药领域的改革。基本思路包括医院私有化、打造超级医院、医和药分家(医院以医疗为主,不再经营药品;药品以流通领域经营为主)。

  五年后的今天,除药品连锁店泛滥之外,这个计划基本上失败。政府用行政命令让药品数次降价,并管制医生的红包(尽管中国医生的收入与海外同行相比为贫困线下收入),都不奏效。

  可见,中国政府并非不敢改革,但是改革一定会造成的成本上涨,羊毛出在羊身上,负担者不是政府就是消费者。政府早就无法和无意承担,那么最需要医药服务的消费群有能力承担吗?看看上面的分类就有答案了。

  因此,有意投资中国医药行业的人必须小心,除非你对一线城市中先富起来消费群的消费需求有足够的认识,否则贸然投资国内医药行业,特别是进入二三线城市,很可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或许,一二十年后,当现年三四十岁的人进入需要医药服务的年龄后,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误区四:照搬先进方式来管理中国企业

  哈佛商学院教科书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立足点是三张财务报表,即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投资完成后,编制盈利或盈亏平衡预算,然后开始操作。

  问题是在新兴市场中连消费人口的结构都不甚明了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精确地计算营业收入和成本。这样,第一年就出现了亏损,亏损额则进入第二年的成本。第二年再亏损后,第三年就要考虑打道回府。

  我无意否认哈佛商学院教科书,实际上中国管理人员也在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与世界接轨。问题出在机械地使用知识。


  讲个比较灵活使用现代管理的例子:多年前一家国际食品业巨头通过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与上海一家名牌调味食品公司设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由外方管理。

  董事会给管理层的任务目标,是三年的亏损额和市场占有率。三年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上海这家调味品公司的产品和品牌从货架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合资工厂生产的产品和外资公司的品牌。

  随后几年的情况,当然是合资公司大幅度盈利,最后合资中方的母公司也被收购。

  亏损对于企业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数目上的亏损,二是心理上的亏损。

  对于前一种模式,企业经历了数目和心理双亏损。因为在第二年亏损后,大部份企业就会动摇,或是股东之间相互指责,或是董事会质疑高级管理层的能力,或是高级管理层怪罪中级管理人员(多为当地人)能力低下,许多员工开始寻找新职,有人乘黄鹤而去,留下的人混日子等着被裁。

  而在后一种模式中,企业只有数目上的亏损,这些亏损被转化成无形资产——更优质的员工、更好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出更多的渠道、品牌更响亮。一旦时机成熟,无形资产就自然地转化成利润。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最难把握的是怎样的东西才是无形资产,不像现金和实物显而易见,并且可以计算。与欧美公司相比,亚洲企业不擅长创造和管理无形资产,这可能是我们深层次的弱点。

结语:注重资源性的行业

  谈了许多负面的话题,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今后20年中国依然是最有希望发财的地方。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地增长,中国人民的消费能力也会水涨船高。

  中国太大,用宏观的数字和口耳相传的信息到中国发展一定会出问题。中国人太多,一旦开始消费,资源就会吃紧。所以在中国投资“资源性”的行业,像水、电等公共事业、能源工业、甚至包括食品原料的生产,前景看好。

  现代中国一直追求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尽管在不同阶段中国人对德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但追求赛先生的热情从未冷却。所以含有高科技的产品很容易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这也是有许多欧美日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成功的原因。拥有高科技产品并有专利保护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高。

  对于商贸和服务业,我一直认为应先在一线城市立足,然后再进入二三线城市。目前,中国零售服务业的割喉战非常惨烈,割喉战结果可能最后产生两种商业模式:航空母舰垄断型和“夫妻档”生存型,这是在投资以前须要考虑的重点。

  

● 徐跃
 ·作者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从事企业管理。

Tuesday, February 07, 2006

泡片过年

  中国过春节,名符其实超长假期,这种懒感觉确实久违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年轻人当然该快快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们这种未成年老人,大可乘机无可救药地懒下去。

  冬天太阳一早到晚都歪着身子,最舒服就是拉上窗帘,挡住带骚扰性的春光,窝在室内看连环电影。

  先来伊万麦克格雷格。当年注意他是因为《枕边禁书》。这位大方的英国先生随时随地都能脱精光,且无论镜头前后正侧皆不躲避,《枕》中他几乎抢光邬君梅的裸体关注力。这回重看《枕》,才发觉与初看时理解完全迥异。初看时觉得邬君梅最后把文章一节一节地写在不同裸男身上去向出版社老板报复是应该的。但这回再看,伊万由始至终跟她只属上床关系,从没说过爱她,也从没隐藏自己的性倾向,她凭什么就向“情敌”报复呢?

  伊万最精彩是《同屋三分惊》和《猜火车》,英国边缘族群的心理解剖可谓淋漓尽致。可惜,什么人一离开自己的母文化环境,很容易就变质变味,他在好莱坞《星球大战西斯复仇》里有如活布景,在《逃出克隆岛》有如一块只会念对白的腊肉,真教人雪雪心痛。

  也并非每个离开母文化环境的人就创作脱水的。看看李安。我已经把他跟大师库布力克排成平起平坐。真的,除了库布力克和他,中外影坛上还有什么人能像他们那样拍那么多部完全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类型的电影?

  《理性与感性》里就惊异他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透彻熟悉。《藏龙卧虎》一洗武侠片的滥调作风。李的父亲三部曲是华人父子关系的经典代表。《绿色巨人》虽然失手,但其中的命运悲情元素是科幻电影中从未触及到的。

  朋友猜想《断背山》或会有些“精彩镜头”。我想都不想就说不可能,因为这是《断背山》而不是《断袖山》。李安绝不是靠这个题材来发泄压抑的导演。

  果然。《断背山》的同性情谊,着墨主要是在精神上,且放在空旷辽阔的美国西部风景里,确实叫人感觉明净许多。正如电影另个小标题:“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李安很明显认为,只有西部大背景才足以衬托这段感情的刻骨铭心。草原上的驰骋、星空下的营帐、山溪边生火做饭,我相信,凡是也曾拥有过千山万水一齐见证情感的人,对《断背山》感受会倍感亲切。

  《断》最后一幕最为感人,存活的那一个,到亡故情人家里去慰问老父母,即便时代尚未开明,即便是美国最保守的州省,务农的老父母却完全能明白并尊重这段情缘。尤其老父亲与儿子情人说的一番话,或许就是李安在父亲三部曲里还没写完的对白。

  戏在最后,那位存活的情人听到来探望自己的女儿也长大结婚了,女儿离开后,他情绪显然激动,上楼打开衣橱,看到21年前两人天天穿着的两件衬衫,仍紧紧套在一起挂着,看到这里有个直觉,这是东方式的悲与怨情感。李安的魅力,就是如此在不经意的细节上煽动人。

  另外有部《9 Songs》,西班牙片,说一位南极探险员的冷热两面,可惜拍得太表面化了,整部戏就是南极冰块、摇滚表演和不断做爱,看到最后才发现男女演员原来一直都是在打真军,天,剧本滥成那样,就算打真军也救不了场。

  北京爆竹都很大,阴暗的室内听来就像颗颗炸弹,该快快找《钢琴师》出来重温一下。

● 吴韦材

高度专业化:另一种无知

  在新加坡,“专业化”这个词用得非常普遍,在不少人眼中,这个词似乎还带有迷人的光环。专业和非专业,就如同性别和颜色,已成了划分人的另一个标准。我们常说一个人是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这种区分快要同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一样自然了。

  “专业”成了一个时髦的标签,代表着一种高尚阶层,似乎还代表了知识和深度。这里头有什么隐喻呢?职业是否对我们的生活入侵太深?“专业”是否真的就代表了更多的智慧、更深的认知?

  在中国听到这样一则小趣事:一个八岁小学生和妈妈一起去看病,年轻医生问及病人籍贯这一项,小学生说“内蒙古”,医生不知道内蒙古是一个省份,却因为“蒙古”这两个字而把他们归为“外籍病人”。

  小学生问妈妈:“叔叔不是医生吗?还不如我知道的多。”他妈妈回答得也颇有荒诞意味:“叔叔是专业人士,当然不知道这些了。”

  世界发展到今天,累积的知识确实已庞杂得可怕,社会分工又服从于效率原则而出现了无限细分的趋势,但是,难道我们就只能无可避免地被推向“专业”又深又狭的隧道?我们再也无法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那样兴趣广泛、博学多才、对人文和自然科学都充满好奇和激情?

  今天的状况是:专业的分流过度细化,隔行如隔山,专业人士的知识视野和关怀极端狭隘,对生活和世界这一“系统”缺乏基本的理解。这是否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否反成了另一种无知?

  以学院里专业的研究学者为例,研究经济的不理睬历史,从事文学的对自然科学常识一无所知,理工科的研究者对于人文知识近乎白痴。即便是各个领域内部,又分出无数个专业方向来,而不同专业之间简直“老死不相往来”,于是越是高度专业化的学者,其知识面反倒越狭隘。很多专业人士对专业之外的知识一无所知,除了教科书、工具书外从来不读书,这种高度的专业化令人忧心。

专业化到对“存在”无知

  而真正危险的还不在于专业人士对其他领域知识的无知,危险的是这种无知有可能扩展到对生活和更为广阔的“存在”的无知。

  有时候,这种技术化、专业化败坏了生活的味道,抹去了世界的人性化色彩。我们身边有太多人离开其专业技术就找不到任何乐趣,更有人处处带着专业的有色眼镜看世界,将生活彻底地专业化。对于这些人来说,生命的丰富性和世界的复杂性在哪里?

  米兰·昆德拉曾谈到人们被推入一条专业化训练的隧道,而人越是深入这条隧道,就越看不清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看不清自己。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的被遗忘”。

  “存在的被遗忘”——神秘而优美的词组,虚脱而可怕的境况!我们这些受过教育、孜孜不倦的专业人士还有多少能记得自己的存在,而非活得像机器零件、像一粒粒绝无二致的原子?作为零件,我们不知道自己所构成的机器怎样运作;作为原子,我们看不到自己所隶属的整体。

  科技依然走火入魔地疯长,专业化如同这棵树上无限繁殖、分生的枝杈。我们已不再问:它们真的令我们更幸福吗?专业人士只能任由自己的视野因精专而不得不被压缩到最小,同时又任由自己的无知逐渐扩大蔓延。

  别再盲目地唱赞歌,别再迷信过度的专业化,别认为它是百益而无一害的金钥匙。看一看周围:在这个科技文明极度发达、分工极度细化的社会里,我们人却只作为原子或细胞存在,遗忘着一个完整生命的真谛。

  我常常想,这或许是历史进化的必然,也是人类退化的必然!


● 张惠雯
 ·作者是物流咨询顾问

过年的幸福感

说得真好!

过年的仪式可以千变万化,亘古不变的是温润的人情。

很多时候,食物美不美味,地方好不好玩,端视跟什么人一起吃,一起玩。

以前的农村人小时天天盼着过年的丰食新衣,过年前要买年货、大扫除、祭祖、请财神等。一进腊月,县城里3天一小集,7天一大集,赶着大年三十前把年货买齐。正月初一开始拜年、串亲戚,享受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

坐在团圆饭桌上的幸福感是最高的,吃吃喝喝欢笑声中把年度过。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都一样。

过年的幸福感,在于参与。

==============================================

过年的幸福感

  在自己的城市过年,幸福感有多少,又该如何衡量?

  农历新年是农村社会形态的传统春节,主题离不开农业社会的世俗性,农民以生活仪式表现来年农业丰收的热切祈盼,是农业文明的一口窗,与城市与工业文明大相径庭。农村过庆往往比城市更热闹、更传统。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就曾针对“过年的幸福感”做了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是:城市人“过年幸福指数”远远低于农村人。

  以前的农村人小时天天盼着过年的丰食新衣,过年前要买年货、大扫除、祭祖、请财神等。一进腊月,县城里3天一小集,7天一大集,赶着大年三十前把年货买齐。正月初一开始拜年、串亲戚,享受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

  然而,现在的城市里物质丰厚过剩,城市人的日子天天像过年,好吃的好穿的随时可以买到,也不用囤积年货。过年的仪式只剩下吃一两顿年夜饭,拜年改成团拜、电话、SMS拜年,有的选择避年出国旅游,小孩还可能盼着拿压岁钱。那些与过年有关的“道具”、“节日符号”,有时想起来都是“怀旧”的内容。

  过年需要形形色色的习俗仪式来支撑,后工业城市文明中少了这些“社会背景”,过年自然就少了味道。城市人过年“仪式感”的严重缺失,大大削弱了过年的幸福感。

  过年,其实就铺展在“仪式”里。只要仪式的一口气尚在,过年,还能在城市里一样找到春天。

  过年前一定要花点时间办点年货。阴雨天到牛车水排队买肉干腊鸭腊肉,下班后到花圃买几盆年花热闹家里,抽空多上几趟超市巴刹筹备团圆饭,也少不了去买新衣新鞋剪个发型,付出时间的,才会记得

  过年,很多人不必开工。不管在家里瘫懒,只想趴到床上大睡,哪儿都不想去,看看电视或做发呆状;还是把春风穿在身上,出门拜个年,围聚小赌怡兴,闲话家常,或到凉风习习的滨海一带走走,要把年过得有滋有味,清闲是必需条件

  不管来自哪里,在外的游子都要回家过年。过年有总结一年辛劳收获的意味,而支撑着自己拼搏的背后,还是最最亲爱的家人与亲友。过年的仪式可以千变万化,亘古不变的是温润的人情。

  坐在团圆饭桌上的幸福感是最高的,吃吃喝喝欢笑声中把年度过。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都一样。

● 黄向京
电邮: huangxiangji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