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3, 2012

[转] 威尼斯和新加坡相似之处 Venice and Singapore: A Study in Parallels

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20512.shtml
杨荣文/ George Yeo
编按:网路杂志“全球主义者”(The Globalist)最近在同作者的谈话中,问及历史上的海上共和国威尼斯对今天的新加坡有什么特殊意义。作者表示曾于1988年对此发表演讲,杂志因此摘刊了演讲的要点。

新加坡的面积很小。瑞士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很小,但那些来过新加坡的发现相比之下,瑞士其实是很大的。我们的土地很少,也没有多少领空,即使是领海也有他人宣示主权。我们被迫得非常小心地计划和组织。

在新加坡生活并不容易。事实是我们必须比他人更努力才能求存。但艰苦会让我们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在过程中会变得更坚强或脆弱?汤因比(Arnold.J.Toynbee)的巨著《历史研究》告诉我们,文明不是在顺境而是在逆境中孕育的。刺激越大,反应也越强烈。

新加坡会继续成功吗?如果我们出现分裂;我们的领导人是软弱的;我们对自身的关键利益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决心主宰自己的命运,那我们将会失败。

历史上有没有小国家存在相当长时间的例子?一个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安慰的例子?一个可以仿效的榜样?

的确有这样的例子,而且是个绝佳的例子。它也使用狮子为象征,即象征传道者圣马可(St Mark)的带翼狮子。威尼斯——或它自己所称的“最安宁的共和国”——存在超过1000年。

期间又称“地中海女王”的它,大多数时候都蓬勃发展。威尼斯商人的生意头脑、勤奋和诚实,闻名欧洲与亚洲。

马可波罗的事迹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从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Othello)和《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我们可以看到威尼斯在法律、政府、艺术及文化上所取得的骄人成就。在拿破仑于1797年到来前,从来没有人能够成功入侵威尼斯。威尼斯从来没有被占领或蹂躏。

由一些小岛组成——比今天的新加坡还小——位于浅湖及人口从未超过数十万的威尼斯,怎么能够留下这么辉煌的历史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人决定从欧洲大陆过海到这些多沼泽、不太适宜居住的岛屿落户?

就像我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先辈,早期的威尼斯人离开欧洲大陆,是因为那里的情况已经不可忍受。那是欧洲的黑暗时代,西罗马帝国正瓦解,浪潮般的野蛮人席卷欧洲大陆,所到之处奸淫掳掠及残杀破坏。这些离开陆地至少2-3英里(3.2-4.8公里)的岛屿提供了避难所,可以避开残暴的西歌特人阿拉力克(Alaric the Goth)或匈奴王阿提拉(Attila the Hun)。

在苦难的压力下,威尼斯建立了它的防卫力量、经济和机构。新加坡同它的相似之处值得注意——我们也应该从它的经历吸取教训。

威尼斯的防卫是建立在海军力量上。它有个具有许多修船厂和工厂的大规模设施,让兵工厂(arsenal)这个阿拉伯字成为英文词汇的一部分。在鼎盛时期,兵工厂有超过1万6000名工人,能够每数小时制造一艘设备齐全的战舰。

这样的军事力量首先用来保卫威尼斯,其次用来为其商人打开航道、贸易渠道和市场。威尼斯参与十字军东征从来不是为了什么理想,而是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

这是明智的外交政策,目的是永远不要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卷入欧洲大陆邻国的政治和冲突。威尼斯的有力竞争对手热那亚(Genoa)就缺乏这样的智慧。它陷入北意大利的战争,并因此失去独立的地位。

威尼斯把其岛国性质变成优势,一直对是它生命线的贸易保持警惕。它建立了以宪法原则、法治及商人的集体利益为基础的行政制度。

慢慢的,当入侵的敌人每一次都被击退;当每一次危机都安然渡过后,威尼斯建立了能够凝聚其散布各地的国人那种众所周知威尼斯精神。公共服务的传统,提供了它所需要的有效治理国家的人才。

但威尼斯从不觉得自己是无懈可击的,也不把成功当成理所当然。这种不安全的感觉一直激励着它,让它永不松懈,它的人民团结一致,机构也保持活力。

威尼斯的成就对我们新加坡人是个启示——一个渺小的共和国克服了面积的限制,建立了不是依赖扩大领土,而是依靠国防、外交及自由贸易的经济帝国。

我们虽然是个小国家,想法却不能被局限。就像威尼斯的商人,我们必须兼具民族主义和环球精神。我们也要有狮子般的活力。

(作者是新加坡前外交部长。叶琦保译。) 《联合早报网》

Venice and Singapore: A Study in Parallels
http://www.theglobalist.com/storyid.aspx?StoryId=9609

“George Yeo, until recently Singapore's foreign minister, is a man given to thinking in profound historic terms. In a recent conversation, we asked him about the relevance of Venice's maritime republic to today's Singapore. To our surprise, he pulled out a speech from 1988, when he was Director of Joint Planning and Operation for the Singapore Armed Forces, in which he addressed that very topic. What follows is a condensed version of that speech.”


Singapore is geographically very small. The Swiss think they are small, but those who come to Singapore realize how big Switzerland really is by comparison. We have very little land, we don't have much air space, and even the seas are claimed by others. We are forced to plan and organize very carefully.

Life in Singapore is not easy. The truth is we have to work much harder than others to survive. But will hardship make us or break us? Are we strengthened or weakened in the process? Arnold J. Toynbee, in his massive Study of History, tells us that civilization is conceived not in ease, but in hardship. The greater the stimulus, the greater is the response.

Will we continue to succeed? We will fail if we are a house divided, if our leadership is weak, if we do not have a clear sense of what our essential interests are, and if we do not have the resolve to be the master of our own destiny?

Is there any example in history, then, of a small nation-state surviving any reasonable length of time? An example for us to take comfort in? A model to follow? There is such an example — and a brilliant one. It, too, had the lion as a symbol, the winged lion of the evangelist St. Mark. Venice — or the Most Serene Republic, as she called herself — lasted over a thousand years.

For much of this period, Venice flourished as the mistress of the Mediterranean. Her merchants were well-known throughout Europe and Asia for their business acumen, their industry and their sense of honor.

The exploits of Marco Polo are still familiar to us. In "Othello" and "The Merchant of Venice," Shakespeare provides a picture of the heights Venice reach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w, government, art and culture. Until Napoleon arrived in 1797, Venice was never successfully invaded. She was never occupied, never ravaged.

Refuge from the mainland
How did a collection of small islands — much smaller than present-day Singapore — in a shallow lagoon, with a population never exceeding a few hundred thousand, come to leave such a mark on history? Why did sane men from the European mainland decide in the first place to cross the water to settle on these swampy, inhospitable and unpromising islands?

Like our forefathers from China and India, the first Venetians left the mainland because conditions there were intolerable. Those were dark days in Europe, when the Western Roman Empire was disintegrating, when successive waves of barbarians swept across the mainland, raping and pillaging, wreaking death and destruction wherever they went. Better the safety of these islands separated from the mainland by at least two to three miles of water than face the wrath of Alaric the Goth or Attila the Hun.

Under the pressure of hardship, Venice built up her defenses, her economy and her institutions. The similarities to Singapore are remarkable — and we do well to draw lessons from her experience.

The defense of Venice was founded on naval power. She had a mighty complex of naval dockyards and workshops which gave the Arabic word "arsenal"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At its peak, that arsenal had a workforce of over 16,000 with the capacity to launch fully equipped warships at the rate of one every few hours.

That military power was used, first, in the defense of the republic and, second, in opening up sea lanes, trading routes and markets for her merchants. Venetian participation in the Crusades were never borne of romance, but always motivated by economic advantage.

Hers was a wise foreign policy. Its goal was never to be involved unnecessarily in the politics and strife of her neighbors on the mainland. Genoa, a keen competitor to Venice, lacked that wisdom. Genoa entangled herself in the wars of northern Italy and lost her independence as a result.

Venice instead turned her insularity to advantage. Always sensitiv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rade, which was her lifeblood, the city-state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founded on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collective interests of her merchants.

Slowly but steadily, with each invasion successfully repelled, with each crisis successfully overcome, she developed in her people that famous Venetian spirit that bonded Venetians everywhere together. A tradition of public service supplied the men of ability she needed for effective governance.

But Venice never felt invulnerable. She never took her success for granted. It was this sense of insecurity that spurred her on, that kept her guard up, her citizens united and her institutions vital.

The achievement of Venice is an inspiration to us in Singapore — how a tiny republic can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its size and build up an economic empire based not on territorial aggrandizement, but on defense, diplomacy and free trade.

Though our country may be small, our minds must never be. Like the merchants of Venice, we have to be both nationalistic and cosmopolitan at the same time. Our spirit, too, must be that of the lion.

Tuesday, April 24, 2012

[转] 郭振羽教授: 新加坡须以持续性政策 建“永续性”移民社会


● 潘星华/报道  

新加坡从来都是个移民社会,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移民社会是新加坡的宿命。忘记移民历史将是整个社会和整个族群的“集体失忆”。


2011年两次选举,移民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后,政府迅速调整移民政策,政策调整得太快,类似“休克疗法”,可能令人产生“新加坡是否还欢迎外来人才和移民”的疑虑。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和人口危机有关。生育率逐年不断下滑,到了2011年已经降到1.11,远低于理想人口替代率2.1,成为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郭教授指出,补充人口不足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产”报国,二是引进移民,别无他途。增“产”方面,政府通过“亲婚”、“亲育”政策,鼓励人民增“产”。可惜成效不大,政府于是从90年代全力推动移民政策。他说,新加坡可能是全球移民政策最开放的国家,也是一个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之一。

这个最开放的移民政策,使新加坡人口飞速增加。从1990年的304万增加到2010年的507万,20年增加了200万。从2001年至2010年,10年内有13万人入籍成为公民,48万人成为永久居民。但人口增加得太快、太多,社会其他配套跟不上,引起房价高涨、交通阻塞、入学竞争激烈、医院设施不足,加深了新移民和本地人的矛盾。

新加坡华族社群从来都有分歧和矛盾。从早期方言群的械斗,50年代华校生和英校生在语言、文化和政治的分歧,到新世纪本土居民和新移民就身份认同、文化冲突、资源竞争、设施不足等引起的矛盾。郭教授指出,新加坡人应该接受身份认同不是“零和游戏”,不是简单的“你是”或“你不是”,而是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渐进式的认同,多元身份的认同

来源:http://www.zaobao.com.sg/fk/fk120423_007.shtml

Friday, February 03, 2012

[转贴] 给首相阿Jib哥公开信

勇敢的妈妈Echo许慧珊写給首相的信,请大家前去按赞,以示支持:

************************************************

Echo 许慧珊致阿Jib哥

首相先生,你好。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很喜欢古迹,曾到一些国家的古迹,如中国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西安的兵马俑,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尼泊尔的patan,baktapur 古城,和西藏布达拉宫游览,我对这些国家致力保护的古迹非常着迷

我认为古迹能够吸引很多游客来我们的国家游玩,这对国家的经济有很大的贡献,当然也对我们国家的形像有很正面的影响。

我一直觉得古迹是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世世代代在这个国家生活的人们,古迹是属于我们的孩子和孙子们,和他们的后代的。每一代的人民都应该尽自己能力来保护这些古迹,确保这些古迹能够一代传一代,每一代人都应该看得到,摸得着,甚至可以在里面一直生活下去。我觉得这是我们身为人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力。

所以当我听说百年古迹苏丹街因为捷运的关系,可能被牺牲,我心非常伤痛。我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有深深的无力感,如果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没能把这属于孩子们的古迹留住,我们是失责了,而如果我眼睁睁看着古迹被破坏而不发一语,我更愧对我的孩子。

我是否能把属于孩子们的事物好好留给他,可能不是我能够掌握的,但我至少必需找出一个我能发声的管道来告诉你一个母亲是如何难过,因为她无法为她的孩子保住一个本来属于他们的古迹。

写这文字,我其实不知道是否能让你看见,但我必需写,因为一直有重担压在我心上,我必需做一些事情来跟孩子交代,我不能什么都不做,因为这是我的国家,我爱我的国家。

我衷心希望你能看见我的心声,也做出相应的改变。

来源:
Echo 许慧珊posted to阿Jib哥

Wednesday, February 01, 2012

Chinglish 冲击传统英文?

  一个新创的Chinglish(中式英语):“niubility”,近几个月在中国网上很火。Niubility的词义是:牛逼(形容厉害的高手)的本事。这是继去年“ungelivable”(不给力)大肆流行后又一受中国网民簇拥的火Chinglish。

  莫名其妙的文化优越感有时是很可怕,又极可笑的。

  过年期间,面簿上疯传一段录影: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电视上指任何人都有义务学说普通话,坚持说方言不会说普通话的人是王八蛋。他也骂香港人:“当走狗当惯了,到现在仍是狗,不是人。”这样过街老鼠的视频,之后的留言,可想而知一定是:人人喊打。

  接下来是没直接相干的另一件事:

  一个新创的Chinglish(中式英语):“niubility”,近几个月在中国网上很火。Niubility的词义是:牛逼(形容厉害的高手)的本事。这是继去年“ungelivable”(不给力)大肆流行后又一受中国网民簇拥的火Chinglish。网上有这么一句抵死的俏皮话:“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which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and erbility。”直译就是:“许多人自以为很‘牛逼’,和喜欢‘装逼’。其实这些自以为是只不过反映了他们的‘傻逼’和‘二逼’。”可想而知,一股把中文字套在“-bility”上的风潮将在中国蔓延开来。有中国网友说:“因为中式英语——Chinglish已经无孔不入,而且在国际英文中登堂入室了。”

风靡西方媒体?

  过年期间,我又在晚间报纸看到这样的一篇转述文章:“Chinglish冲击传统英文”。同样的文章换了几个更振振有词的标题在网上流传:“西方媒体钟情中式英文”、“中国特色英文风靡西方媒体”等。文章欢愉地宣示这“标志着一个从‘中国人背英语单词’到‘中国人造英语单词’的跨越性时代”。文章也引述外国媒体巩固其立场: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大陆男多女少的现象时,将未婚男子“光棍”直接翻译为“guanggun”;英国《卫报》则把关系写成“guanxi”;连《纽约时报》也称这现象很“酷”。

  我很怀疑这篇文章的准确性。众所周知,错误百出的Chinglish,和“日语化的英文”一样,在英文媒体都是引述出来沦为笑柄的。我于是也挖出文中引述的报道。2010年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这篇被淡化为“男多女少”的报道,真正的题目其实是《性别屠杀——1亿个女娃去了哪里?》。文里提到:“中国多地男女比例是124对100,若不是人为的干涉,从生理角度来看,这样的偏差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之后文章才出现“guanggun”这字:“中国社会科学院担忧这趋势若持续下去,10年后2400万个中国男人会被逼一辈子当王老五。这对19岁或以下的中国男生族群影响更大:到了2020年,这年龄群的男生将比女生多出3000万到4000万人。这数目惊人,华人称为‘guanggun’(光棍)的男青年,结婚及享有稳定家庭生活的机会非常渺茫。”

  记者引用“guanggun”只是尊重在地文化,并传神、精确地用中国词汇来点出中国的光棍现象,而不是因为Chinglish是一种时尚的表现同样的,《卫报》把关系写成“guanxi”也是点出中国人的企业文化靠关系比走正门更平步青云。

  “登堂入室”?“风靡西方媒体”?还是被取笑久了,老羞成怒,变成一种阿Q情绪的反弹?

对语言不尊重

  是的,我在前一段提到“尊重”。一名中国网友在博客里阐述学英文的困难,其中他说:很多中国人很难掌握英文,寻根究底除了是死背单词而不活用,另外一个问题是:他们根本不尊重这个语言。

  反过来,把这面镜子照回新加坡,也同样的能看出年轻国人学不好华语的主因

  自以为英文很了不起的年轻一代——其实大部分也只不过是如此而已——认为学华语很丢脸、很“lame”、很土等等。若压根底不正视新一代瞧不起华文、华人文化的心理,怎么教都是对牛弹琴,等于把清水泼到大街上。另外,我们不正视英殖时代残留下来的精英文化在作祟,还一味把华文当成跟中国做生意的“工具语言”,把学习语文和钱挂钩,始终还是赢不得孩子们对华文的尊重的。孩子内心深处都学不到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又怎么可能甘心学好中文呢?

  换个角度来看。一个学华文的外国人来到华人社会,发音不准把“草泥马”说成——唉,你懂的,这里就省略掉——要不硬邦邦地把英文“中音化”,逢人就说:“我是‘屎土凳’(student),来中国学‘叉你死’(Chinese)。”你说,身为华人,我们会怎么想?

文/林方伟
来源:Chinglish 冲击传统英文?
@《联合早报.副刊》

Tuesday, January 10, 2012

[转] 答问之间

● 应磊

  所谓“学问”,如果你问我,我常常思索,我学会怎么问了吗?

  过去两年间我最常碰到的问题是——往往在交谈之初,当对方听说佛教是我的攻读领域之一,问题接踵而来——你信佛吗?或者,如果我说我的专业兼跨文学与宗教,对方问,你信教吗?当然我知道怎么回答:如实回答。然而我的答案每每不是对方所期待的:从他们半信半疑的神情看来,仿佛我根本没有答到点子上。这样的场景频繁上演,但我一直不很明白,如果人们通常不会问一个美食家他(她)是否烧得一手好菜,或者问一个精神科医生他(她)自己的情绪状况是否正常,甚至不太会问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她)写不写诗或小说,为什么人们坚持要知道,一个研究宗教的人本身是否信仰他(她)的研究对象?而且还颇感诧异:他(她)居然不信!

  显然,并非所有的答案都成其为答案。如果一个人不很明白他(她)在问什么,即使有了答案,他(她)也未必明白。

  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几年记者生涯留下的烙印,我对问题的兴趣往往超过答案。记者这一行,与其说是关于你能挖到什么样的答案,还不如说首先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做新闻还是做学问,在思维的本质上大有相通之处。有时问题远比答案精彩。提出一个出色的问题常比提供一个出色的答案更难。有时答案不被理解,原因在于人们并不理解它们所针对的问题。照王尔德的话说,有些作品只能等,它们迟迟不遇知音,因为它们给一些尚未浮出水面的问题带来了答案,而这些问题往往要待答案出现很久以后才到来。还有更多时候,人们并不真心期待答案——除非答案符合他们的预设,(再度)庆证其先见之明。答问之间,洞察与不察,何其耐人寻味。且再叨几例。

  我从读大学时便不断碰到这样的问题:既然读的专业是关于中国,为什么不去中国读呢?这是外行的问法,答起来也容易。了解中国未必一定要置身中国,而置身中国未必最有利于了解中国。倘若研究中国便得去中国研究,那么历史学家恐怕要绝望了:他们研究“过去”。再者,中国人也未必顺理成章便是中国问题的权威——难道你能说朝鲜人最懂朝鲜?或者陷在里面的毋庸置疑比站在外面的更具慧眼?

  知识与见地的权威有多少成分是地域性的,老实说,就是内行也免不了在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上纠结,不过内行提问的方式貌似更有深度:母语非中文的汉学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读”懂中国?显然这是长盛不衰的逻辑,无须理由的质疑。一套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2方汉学译介丛书,总序中便流露出这样的意思:大致是,我们对他们的中国研究存有怀疑;可是,啊,看在这些书在海外汉学界被奉为“经典”、长期被学者们学生们研读的份上,想必还是值得引进的吧。此外,且看海外汉学家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后,他们的以中文为母语的同行对其中的“硬伤”之津津乐道,亦颇成一道风景。怎么说呢?像我这样一个无论是经历、认同还是国籍上都既不中又不西的人,对此常感失语。我以为过分强调母语的优越性恐怕不很睿智。且不论对于我们这一代与我们的上一代,文言几近“外语”(楚辞汉赋与莎翁原著哪个更难读?我不得不选前者);若一味坚持母语如天堑甭想逾越,易地以处,这让那些治外国文学、外国文化以及华语文化圈之外任何大小事的同胞们情何以堪?

  因为学院做派不时滑向这样的深渊:借“批评”的名义,谁都可以理直气壮地丢石头,随时随地体验审判的快感。偏见的烈焰何妨标榜作智慧的火花。至于谁眼睛里有刺、谁眼睛里有梁木……噢,梁木一定在别人眼里——刺也一样!

  如果有什么关于学院生活令我不安,这算一点。然而这不是学院的错。学问在有些人身上缔造出谦卑与理解,在另一些人身上则繁衍出傲慢与偏见。我们的眼睛可以远眺千里之外,却无法看见自己鼻子底下的那一小块儿地方。洞察与不察,每每如一枚硬币之两面:靠得如此近,却又隔得如此远。

  发现问题,追觅答案,重新发现问题,不断尝试发现一个更好的问题,同时继续追觅答案……这是我比较钟意的学院生活。所谓“学问”,如果你问我,我常常思索,我学会怎么问了吗?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那一年,我们一起上街示威去

2011年,美国《时代》周刊选择了一个群体——“示威者”(The Protester)为年度人物,这些群众从中东国家扩展到欧洲、美国,他们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他们重塑了人民的力量,这股改变的浪潮,任何人都无法忽视。

回顾2011年的环球大事件,到处都能看到普通人的身影,今年各地的大喜大悲,似乎与你我等老百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相对于欧洲基督教文明自文艺复兴后的发展,中东伊斯兰文明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政治上也无法建立本身的现代体制,走出寡头的家长式统治历史宿命。阿拉伯之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就此而言,2011年对于阿拉伯人民无疑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各地的人民也发挥了启示作用。

中东北非地区发生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始于去年岁末。

201012月,突尼西亚人民揭竿而起,在今年1月一举推翻铁腕统治该国23年的本阿里政权。

叙利亚人民1月开始举行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抗议,在当局暴力打压后愈演愈烈,至今方兴未艾。

突尼西亚的骨牌效应即刻扩散,统治埃及30年的穆巴拉克总统在2月被持续抗争的人民推翻;

同样在2月,利比亚东部发生民众起义,开始了一场血腥的内战,并以统治者卡达菲1020日被起义军击毙告终。

3月,巴林民众的抗争被强邻沙地阿拉伯武装干预遭到镇压。 

326日,伦敦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超过25万人涌上街头,抗议政府大幅度裁减公共服务的支出。就算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越来越失衡的经济所导致的社会不公,也酝酿着民情骚动的不安现象

5月的全国大选中, 向来被视为政治冷漠的新加坡人民,也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心声。他们向执政党发出明确的信号。虽然人民行动党依然获得六成的选票蝉联执政,由甚有民望的资深外交部长杨荣文领军的阿裕尼集选区,却以45.29%的劣势败给在野的工人党,创下了执政党推行集选区制度以来的首个集选区败选纪录,论者皆以政治分水岭形容选举结果。

7月,2万多名马来西亚民众在首都吉隆坡市中心集会示威,要求进行选举制度改革。防暴警察释放了催泪瓦斯,1667人遭逮捕。

8月,伦敦爆发了罕见的流血暴乱。29岁的青年被警察开枪射死,引爆失业率高企的英国青年上街打砸抢烧,骚乱从伦敦蔓延到伯明翰、利物浦、诺丁汉和曼彻斯特等多个城市,仅伦敦一地,当局就出动了16000多名警察维持治安。

93, 人口不到800万的以色列,爆发全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参加人数高达45万,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民众抗议房价和生活费过高,要求降低住房价格、削减征税以及有更多免费教育的机会。

9月发生在美国纽约的占领华尔街行动, 乃是发达社会里最有代表性的人民运动运动刚开始被主流媒体轻视,却滴水成河,蔓延到美国各大城市。全球82个国家1000多个城市的人民,也自发组织大大小小的声援行动,成为了2011年高声呐喊的全球性统一象征标志。他们打出了我们是99%”的口号,反映了广大人民对权贵精英贪婪无度,造成社会严重不公不义的愤怒。

本文摘录自联合早报文章二零一一年度汉字投选。作者叶鹏飞。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转] 怎样才算慢活?

  城市人匆忙上班,吃饭狼吞虎咽,如厕草草了事,就连休息都得争分夺秒。如此节奏混乱的生活是养生大忌,英国《每日邮报》载文指出,平日生活节奏会直接影响健康,应学会快慢、张弛、紧疏有度。中国《生命时报》采访数位医学专家,总结出呼吸、喝水、吃饭和走路等行为的最佳速度,从今天起,不妨尝试着改变自己的生物钟。

呼吸

  静下心来,对着手表,测一下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为一个周期),看看一分钟有多少次,一个周期多少秒?

  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人用3.3秒呼吸一次。你知道吗?古人一次呼吸是6.4秒。

  伦敦理疗师菲奥娜·特鲁普说,健康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0至14次,如果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20次,氧气不能被释放到肌肉及器官,就会出现指尖和嘴唇刺痛、心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肌肉痉挛及肠易激综合征等问题。

  只要这些症状出现,表明你平时是通过口腔,而不是用鼻子来完成呼吸。一般来说,压力大、颈痛、背痛、受到情感打击或手术等,都会增加呼吸急促几率。伦敦大学医院呼吸医学教授史蒂芬·斯皮罗博士说,虽然呼吸太快不会导致长期健康问题,但容易引发肺病,或者哮喘和支气管炎。

  最佳节奏:一呼一吸用6.4秒。

  研究发现,书法家、太极拳师以及性情温和的人,呼吸节奏是缓慢而深沉的,他们的平均寿命普遍较长。一般来说,山区的长寿者多于平原,主要原因是,高山的低氧空气能降低血氧浓度,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建议,想长寿不妨学学古人深长而缓慢的呼吸形式。正确的呼吸方法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这期间注意用鼻而不要用嘴呼吸。

  初练阶段,晚间睡觉时平躺,全身放松。呼气时略屏气,呼气时间是吸气的3至4倍。呼完之后不要马上吸气,应紧接着稍稍屏气,然后再吸气。就这样“吸—呼—屏”循环,直至不知不觉地入睡。接下来,不只睡前,白天、夜里、工作、走路、坐车……潜意识里都得要求自己按上述方法做。

喝水

  喝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但一杯水“咕嘟咕嘟”下肚的同时,心脏也承受着不小的负担。

  因为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尤其对老人或心脏不好的人来说,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瑾提醒,喝水时应特别注意喝的频率和量。特别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也会比平时快些,不应大量喝水或喝得太快。

  运动过后,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因为这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需要一个恢复过程,立即大量饮水会导致肚子发胀,影响消化。

  不仅是喝水,喝酒也不能太快,否则身体无法及时处理,容易导致饮酒过量。伦敦大学初级护理教授保罗·华莱士说,肝脏每小时只能处理大约1杯酒的酒精量,一次醉酒就足以导致肝脏损伤,一旦酒精中毒,还会影响大脑功能。

  最佳节奏:跟着心跳喝

  合理的喝水方式是,每次100至150毫升,间隔为20至30分钟。喝下一口水的时间,最好与心脏跳动一下的时间接近,这样才能使心脏有规律、平稳地吸收进入体内的水分。

  运动后最好过几分钟,等心脏跳动稍微平稳后,再着小口小口地喝些温开水。

  上班族每工作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会儿,并喝100毫升左右的水;室外工作者最好随身携带水杯,稍觉口渴就喝;老人则应在家定个喝水时间表,不妨上个闹钟,至少每小时提醒一次,每次喝几口水。

吃饭

  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餐饭后,是否意识到:癌细胞正躲过唾液这第一道健康卫士,趁虚而入。

  据统计,40%的癌症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致癌物质有关。唾液在阻击这些坏物质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咀嚼可促进唾液分泌

  一项统计显示,现代人吃饭太快,已从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至1100次、用时20至30分钟,下降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至600次、用时5至10分钟。

  此外,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会导致肥胖几率翻倍。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会增加胃的负担,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

  最佳节奏:一口饭嚼20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建议,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最好用15至20分钟吃早餐,半小时左右吃中晚餐;老年人则应咀嚼25至50次,才能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帮助食物消化。

  试验显示,两个人同吃一种食物,一人细嚼,另一人粗嚼,结果细嚼的人比粗嚼的人多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纤维素43%。

  细嚼慢咽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让它与食物充分混合,增进营养的消化吸收。

  此外,吃饭慢还能解毒。高温油炸、烧烤食物中产生的致癌物苯并芘等,能在人体唾液酶的作用下被部分分解。

  苹果等水果若吃超过15分钟,其中的有机酸和果酸就有足够时间杀死口腔细菌,有效清洁口腔。

走路

  生活中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按下“慢进键”,有些动作快点反而更好。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对3万4000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结合个人病史、吸烟和血压等情况,走路速度大体可以预测老年人的剩余寿命。

  一般来说,步伐80厘米/秒的老人能达到70至75岁,步伐超过1米/秒的老人寿命可超过75岁。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陆一帆认为,走路速度和身体机能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走得快的人,心脏、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机能都比常人强,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自然更佳;反过来说,长期有规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体各方面生理机能,如减缓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让他们显得更年轻。

  最佳节奏:每分钟120步

  寿命是“走”出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走路频率会逐步下降,步幅也会变小。年轻人一般7至10分钟走1公里,步幅在0.75米左右,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走1公里就需要10分钟以上了。

  陆一帆提醒,老年人尽管步履蹒跚,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是应该尽量把步子放快一点。日本东京保健体育教授波多野则建议,快速步行时间一般要持续半小时左右,速度以每分钟120步左右为宜。步行时,身体要略微向前倾斜,双臂自然下垂,协调地前后摆动于身体两侧。全身着力于脚掌前部,步态要均匀、沉稳而有节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原载中国《生命时报》)

Friday, October 28, 2011

Singapore's success: an observer's concerns

By DAVID MASON
The following article was originally found on the Business Times, 25 Oct 2011.

I'VE been coming to Singapore for the last 48 years, which makes me feel ancient. Mind you, the first visit in 1963 was merely a one-day stopover on a ship back to the UK.

We berthed at what is now the container terminal and I bought my first transistor radio at what is now Raffles Place, from a small shop which was near Change Alley. We could not afford Robinson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rk.

Immediately, I can hear young Singaporeans saying, 'Huh?'

Singapore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I came to live here in 1979 and stayed until 1997. Since then, I have worked here on and off every year and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e the place change and grow.


The modern Singapore is a success story. From a swampy island, beset with mosquitoes, whose only claim to success was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its huge harbour,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cities.

You all know the statistics, because you are brought up on them. Shipping, oil refining, transport hub, banking centre, high-tech R&D, regional centre in every way. Singapore is a success.

Yet this is fragile. The world is truly global economically and Singapore exists only because of economics. The current outlook for the global economy is scary, to say the least, so Singapore must take stock.

You have had the same governing party since independence and if I have learnt one thing from them, it is that the nation requires stability. Without it, you are lost. I'll avoid the arguments about democracy because I'd like you to let me in next time I come to Changi.

But the message is very clear - do not throw away what your forefathers fought so hard to establish.

The modern Singapore shocks - in the nicest sense. Our first home was in Upper Thomson, with kampongs on three sides. The night-soil tanker visited every morning and woke me up, to get to work in a non-aircon bus. Being an ang moh and not used to the weather, I used to leave wet marks under my shoes by the time we got to Ocean Building. Now you have the most modern of buildings, an advanced transport system (okay, it gets crowded, but the aircon works) and fairly full employment.

You are also known as a place of enjoyment for the well-heeled, and some of them now live here. You have casinos, Formula One racing, the best zoo in the world, arguably the world's best food and an amaz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Which is where this starts to get serious. Singapore started and sustained itself through the incredible efforts of its people. The government was tough and restrictive, but for a good reason - to establish and prosper as a nation.

Discipline was key to this and I know - I had my hair cut in 1979, but I didn't really mind. I had the privilege of working with several of the 'Old Guard' and admired their ethic. Singapore prospered and built so much of its current infrastructure because of it.

The HDB estates are the best public housing in the world. Don't believe it? Try another country. Jurong has just gone unbelievable for its size. The CBD has to be close to the best in the world for businesses.

But there is a problem. Years ago, if a taxi driver even mentioned political dissent, we would both look around to see who was listening.

Today, I hear dissent from many Singaporeans. The last general election is testament to a growing sense of unease among the population. The haves and the have-nots are getting further apart and the discipline is fading.

There is much dissent about the apparent unchecked immigration from Asian sources, despite the agreed need for it on macro-economic grounds.

What worries me as a sympathetic observer is not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migration - I can only applaud it. It is the lack of knowledge and sensitivity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Singaporeans.

Singapore was fought for and won as a globally important nation by the mid-1980s. Its younger management have been born since then and display two general problems. The first is that 'it has always been like this, so it will continue' - an awful sense of birthright and complacency. The second i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country was born in the first place.

Asians have a tradition of respect for their elders. Singaporeans are in danger of losing it. If you do so, you put your nation at risk.

Source:http://tinyurl.com/5slrpxl

The writer was a partner with Price Waterhouse Singapore for 18 years. He now runs his own consultancy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in the UK. He spends several months a year with clients in Singapore. Email: david.mason466@btinternet.com

Copyright © 2010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加坡的成功:一个观察家的担忧

  过去48年来,我多次到访新加坡。这让我感觉有点年事过高了。我第一次来到新加坡是远在1963年,在乘船回英国途中,我在这里停留了一天。

  我们的船停在今天已变成集装箱码头的地方。我于现在称为莱佛士坊的地方,靠近真者里(Change Alley)的一间小店,买了生平第一架晶体管收音机。公园对面的罗敏申(Robinsons)的价钱不是我们负担得起的。

  我几乎可以马上听到年轻新加坡人说:“huh?”

  新加坡已经完全改观了。我于1979年前来这里定居,直到1997年。之后,我每年都有断断续续的来这里工作,有机会目睹新加坡的改变和成长。

  现代新加坡是个成功的故事。从一个充满蚊子的多沼泽地方——只能以其地理位置和巨大港口为豪——它已成为环球大都会之一。

  你们应该很熟悉这些统计数据,因为你们是一起成长的。海运、炼油、交通枢纽、金融中心、高科技研发和各式各样的区域中心。新加坡是成功的。

  但这是脆弱的。世界经济的确是全球化了而经济是新加坡存在的唯一原因。全球经济前景目前至少可以说是让人忧心忡忡,所以新加坡必须评估自身的处境。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便一直由同样的执政党管理。如果我有从他们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国家需要稳定。没有它,你们就不知所措了。我要避免关于民主的争论,就让我下一次抵达樟宜机场时由你们来告诉我好了。

  然而,信息是很清楚的——不要丢弃先辈努力建立的一切。

  现代新加坡让人感到惊喜。我们的第一个家位于汤申路上段,三面都有甘榜。粪便车每天早上前来时都会把我叫醒。我乘搭没有冷气的巴士去上班。身为洋人和不适应这里的天气,在抵达海洋大厦(Ocean Building)时,我的鞋子往往留下湿印。

  你们现在有最现代化的建筑、先进的交通系统(是很拥挤,但冷气却是没有问题的)和接近全民就业。

  对富有的人来说,新加坡也是一个很好的享乐的地方,他们之中有一些已经在这里定居。新加坡有赌场、一级方程式赛车、全球最好的动物园、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食物、还有数目可观的外国人。

  后者让情况因此逐渐变得严重。新加坡的成就是其国人努力不懈的结果。政府严厉和实行种种约束——但其出发点是好的——建立一个繁荣的新加坡。

  纪律是关键。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头发于1979年被剪,但我却并不在意。我有幸同一些老一辈的政治领导人合作,对他们的道德准则很钦佩。这是新加坡繁荣和成功建立目前众多基础设施的原因。

  建屋发展局组屋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共住屋。不相信吗?到其他国家看看。以裕廊的规模来说,它的发展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中央商业区大概是全球做生意最好的地方

  但有一个问题。多年前,如果一个德士司机敢提出政治异议的话,我们两人都会看看旁边有没有人在听。

  今天,我听到许多新加坡人提出不同的政治意见。上一次大选是人们不满情绪日益膨胀的证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纪律也越来越松懈。

  人们对来自亚洲的似乎不受控制的移民数目非常有意见,尽管他们同意在宏观经济上吸引移民是有需要的。

让我这个关心新加坡的观察家感到担忧的,不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和移民问题——我只会表示赞赏——而是年轻一代新加坡人缺乏知识和敏感度。

  经过一番努力,新加坡于80年代中成为全球重要的国家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显现了两个问题——首先是“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所以繁荣也会持续下去”——这是让人厌恶的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自满的心态。其次是对国家是如何诞生缺乏理解。

  亚洲人有尊敬年长者的传统。新加坡人有失去这个传统的危险。如果真是如此,国家将受到危害。

● 大卫·梅森(David Mason) @联合早报.思维空间
原载《商业时报》。作者在英国经营商务沟通咨询公司,每年有数月会在新加坡会见客户。叶琦保译。

Sunday, September 25, 2011

[转]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本周科技界的大事莫过于Google+向公众全面开放。22日Google+在美国市场的访问量就达到了358万次,创下了新高。Google+今年6月初向受邀用户推出时,最高单日访问量不过32.1万次。虽然与Facebook相比,Google+的访问量仍然很少,但Google+来势汹汹,已为Google这个巨无霸向社交网络平台挺进吹响了号角。

  与此同时,面簿也宣布提供给用户更友好的个人主页(个人时间轴,timeline),同时允许第三方网站在脸簿上搭建社交应用。新整合的影音服务,将大幅扩展面簿用户通知关注者的活动类型,不管自己在看什么新闻,还是欣赏什么音乐,都可让众好友随时掌握。面簿执行长扎克柏格在F8大会上说,未来五年将是个人程序和人际网络的天下。

  然而不管是google+也好,面簿也好,打着扩大分享功能的旗帜,内里蕴藏着令人不安的商业意图——收集用户的信息。在现今这种资讯爆炸,选择众多的时代,一个能提供庞大用户信息的平台,自是精准营销业者觊觎的宝库。

  面簿这一轮的改版,引起用户极大的反弹。首先是用户对于面簿经常修改个人条款已经很不满,现在再一次找不到自己熟悉的页面,就非常火大。再来就是新的状态分享模块ticker,让更多用户警醒自己的隐私可能已被侵犯——突然有陌生人在自己与朋友分享的照片上留言——原来陌生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每天都得面对无数的垃圾信件、电话直销骚扰,在网络世界,如果不懂得修改设定保护自己的隐私,我们在线的行为都将被分享,所读、所看、所听、所购买的一切,也随时被人所掌握。扎克柏格的“让每个人书写自己的故事”的宏景,也将成为“把自己赤裸裸的袒露在世人面前”的噩梦。

  就在这两大巨无霸摩拳擦掌的当儿,一个新的社交网络平台Unthink热闹登场。这个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公司推出的新网站,宣称已经研究过面簿的使用者条款与商业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不同的社群网站。

  面簿就像租房子,不管租户把房子布置得多好看,房子还是房东的。脸簿用户,无法享受到自己网页创造出来的商业价值。Unthink网站提出一个创新的概念:每个用户都是自己的主人。Unthink声称自己只是协调员,不管理各个用户的信息流,自然也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第三方。而最吸引人的是,和google+一样,Unthink让用户能在一个平台,通过分组控制信息流,面向不同的社群。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3.0时代。如果说网络2.0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创造者;网络3.0时代将让有关联的人更快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科技新闻聚合网站Techmeme编辑马亨德拉·帕素勒(Mahendra Palsule)就曾发博文指出,关联(relevance)内容将是继社交网络后IT界的新浪潮,互联网正在走进关联时代。关联是解决信息超载的唯一办法。

  我不知道Unthink是否真有如它宣称的那般透明,但我知道,有时候有些话只想说给一些人听。

● 何雪芬 / 星星月亮太阳 @联合早报

Monday, September 19, 2011

[转]:《辣死你妈》

  大概是在2006年,一首在网络上狂传的绕舌歌《麻坡的华语》使黄明志开始成为马来西亚社会的争议暴风眼。当时,他在台湾升学,算是还未归国便“闯出”名堂。从照片上看,黄明志的形象也果真很煞气,永运套着一顶软布帽,有时胡子长了,像足纽约黑人区的绕舌歌手。

  绕舌歌当然无罪,但黄明志典型“流气十足”的歌词却有时叫人目瞪口呆。他故意肆无忌惮地“唱衰”许多马国社会敏感禁忌区,一时“烽烟四起”。开始时,“黄明志作品”引发的争议风暴只在华人社会旋转,沿着“保守”与“叛逆”之间的灰色地带游荡,语言即使刺耳,顶多只是褒贬不一,却也无损其创作才华的张扬,反而成为狂吸年轻网民的一个边缘磁场。但接下来“黄明志风格”变本加厉,在华社招惹的反应更加激烈,一首批评其母校中化中学英语教学的歌曲《丘老师ABC时间》,使其母校也跳了起来。

  但当黄明志的绕舌歌曲刮离了华社,他也开始在“闯名堂”之后“闯祸”。2008年,马来文报章《每日新闻》指他的作品《我的朋友》(Kawanku/My Friends)批评马来人懒惰,侮辱了马来人。 他真正捅了大蜂窝的作品是改编马国国歌“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这首歌在马国引起轩然大波,留学台湾的黄明志几乎每天都接到各语文媒体的电话,当中也受到台湾媒体的关注及采访。对于一个留学海外的马来西亚大学生而言,黄明志凭一首歌在国内引发一个超级政治风暴,可说是马国前所未有的事。马国内阁、首相、政府部长、警察首长、马来政党都对他开炮,看似就要以叛国大罪将他引渡回国候审。

  虽然有人指他玩弄种族情绪,也有人认为这首歌贴切地道出马来西亚的真实情况。

  2008年回国后,他前往国家警察总部自首。风暴在黄明志道歉后迅速冷却,成名归国的黄明志不但没有牢狱之灾,在乘势发片推出“没有敏感”歌曲的专辑之后,更出现在由十五位导演联手拍摄的著名短片集《15 Malaysia》的其中一辑,成为首部短片“Potong Saga”的主角。该片讲述男主角黄明志从台湾回来,有一天收到回教银行传单,结果误信朋友去“Potong”(割包皮)。由于《15 Malaysia》的其他“演员”包括各方名人,如前首相阿都拉的女婿凯里(巫统青年团团长),这个Rap歌野男孩显然凭其才华及马国政治的某种力学平衡的护佑下化险为夷。《15Malaysia》也使黄明志从YouTude的绕舌歌走上电影平台,启动他的下一波轰动。

  2011年9月,黄明志这回玩大了。他以佳能相机拍成的电影在马国数十家影院上映,短短一周票房便破百万,击败外国电影爬上冠军宝座。黄明志电影名叫《辣死你妈》,新马两国的人都知道这是马来椰浆饭Nasi Lemak的搞笑版音译。黄明志自导自演,也用了印巫族演员,电影语言混杂,风格搞笑戏谑,充斥只有马来西亚人熟悉的政治与社会笑料。

  黄明志在拍戏前便扬言会拍一部“One Malaysia”(一个马来西亚,纳吉首相提出的政治口号)电影,票房表现表明,《辣死你妈》有近半观众不是华族,符合一个马来西亚的“成分要求”,但这碟“辣死你妈” 是否合首相口味就不得而知了。

(传自新山)
● 陈再藩 / 两岸灯火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