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5, 2006

一黑二斜三苦四丑

  此趟中国的“两会”,在中外众多媒体聚焦下,一些委员敢把中国社会上多处急待处置的弊端暴露出来,这种透明和勇气,确实值得赞赏。

  尤其一些委员把当下教育领域里的弊病现象,归纳成“一黑二斜三苦四丑”,更发人深省。

  “一黑”是别开生面的“择校费”。在中国假如一名学生没有报入该校的录取分数标准,却又不愿放弃所谓重点“名校”,那么就只好交一笔可观的择校费。

  择校费甚至备有价码标准。起步价是3万5000元人民币,低于录取分数线者,每少10分就多增5000元。据知重庆某中学,起步价已高至4万元,当地一家最出名的重点中学,每年收取的择校费能累积至3000万元。

  择校费破坏教育的公平,由于监管失位,更成为中国教育界一大黑洞,导致富校更富,而穷校更穷。

  “二斜”,是指教育经费分配不公,中国的教育经费向城市及东部倾斜。另外,也忽略弱校,明显向强校倾斜。

  中国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以1995年到2002年为例,东部三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五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小学生平均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差距从3.23倍扩大到了3.85倍,而普通初中生平均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差距从2.65倍扩大到了3.39倍。

  教育经费嫌贫爱富,造成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失重,直接导致乡村地区办学困难,同是中国公民子弟,受教育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除此地方财政还有个习惯做法,就是把财力和物力都投入重点及示范学校,普通学校特别是些弱校,因经费严重不足,只得自生自灭。这二项“倾斜”,同是中国孩子,因背景而在教育机会上遭遇不公。

生活再苦也求子女入学

  三苦:苦了家长、苦了弱校、苦了农村

  苦了家长。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的择校费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为挤进“好学校”,家长们不惜纷纷降低生活标准。公民原该享有的平等教育权利,往往沦为家长之间权力与金钱的竞争手段。

  苦了弱校:中国55万所中小学,其中只有2%左右为省市级重点学校。但最保守估计,光择校费全国一年就在百亿元以上。这笔巨款被上级主管部门“提取部分”后,全部就装入这2%“大款学校”腰包里,而其他98%一般学校,只能自己生存。

  苦了农村:农村由于财政能力的不足,县际间、乡际间的义务教育实施受阻。尤其贫困地区,就连基础教育的贫弱也始终无法改善,农村适龄儿童无能力上学仍普遍存在。

  四丑:特权、霸道、垄断、腐败

  教育不公,首先暴露的就是特权泛滥及公权垄断。手中掌握教育资源人家的孩子就有好学上,富人家的孩子也就能花钱买学上。以特权垄断教育机会,非常严重。结果,特权和垄断,又衍生出霸道作风及教育腐败。

  霸道结果,民办学校无法与公办学校公平竞争。一些“名校领导”盛气凌人,躺在霸道温床上,滋生种种腐败作为,近几年中国教育系统频频发生腐败大案,多由此而来。

教育不公危害社会和谐 

  两会上这些委员指出的“一黑二斜三苦四丑”,明显就是:富越优,贫越劣、东部吃肉西部喝汤、城富足乡荒缺、公霸民弱。这种种的教育不公允,都会危害社会和谐。

 误人误一辈子,就如误社会上的一代人。教育不公的后果,是大批青少年因为无钱或者没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过早流向社会,既无谋生技能,也欠缺良好的社会认知,极端者或许还会因心理失衡而仇视社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中国目前有农民工上亿人,有上千万农民工的孩子正在城市边缘艰难求学,如果中国再不正视教育不公问题,有可能20年后这些人成为新一代“盲流”。

 另外,这次两会能发出如此带着“人民群众切肤之痛”的呼声,其恶绝腐败急盼求改的诚意,是积极又可取的。但提出来是一回事,更重要是真正采取行动。中国的前途一直紧紧扣着亚洲地区的稳定,这个大国能一直显现出政治开明的安稳盛世,对我们这些周边国家才有真正的好处。

● 吴韦材
·作者是旅居北京的本地写作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