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政策一直是我们教育制度的一大卖点。有时竟觉得是一种反讽。
踏出国门,我们的英文能力轻而易举地超越了其他亚洲国民,这点毋庸置疑。第一次涉足宝岛时,房东刻意放缓说话的速度,深怕我听不懂华语;在英国认识了来自宝岛的M,得知我的国籍后,更直接只用英语与我交谈;在上海餐厅用中文说了简单的菜名,侍者便夸奖我的中文说得非常好。
在华人社群眼里,我们的华语能力便是如此。这样的局面,该是新加坡人的荣耀还是尴尬?
不管时局如何变动,经济动力如何转移地域,我们如何调整,永远改变不了的是我们身上的印记——肤色。不管我们站在西方还是东方,在开口之前,我们的肤色已经在别人的意识里产生了某种定论。虽然是一种人为的分类,却也正因为肤色是最明显和最容易分类人类的一种概念,至今仍实在地左右着人们的观念。要改变观念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
21世纪的今日,即使走在大英帝国的街上,你的英文能力是惘然的。纵使博士论文以英文完成,纵使一口流利英语,在他们深邃的蓝眼睛里,早已把你钉死在肤色的级别上。即使英文建立了沟通桥梁,你的肤色仍然把你与他们划开了。另一边厢,你的英文能力却在同肤色的华人社群里形成莫名的距离。
双语政策未免因此显得尴尬。我们该靠东还是靠西?身为双语政策下的产物,有时更觉得自己是文化上的浮萍。
语言是一扇窗。我们需要不同的语言来开启世界。然而,在开启世界之前,更应先找到自己的文化据点。我们需要双语,更需要表面以外的深厚文化根基。语言毕竟不是文化的全部。单凭掌握东西方语不足以掌握深度的文化,结果只是东西方都不着边。
新加坡的建国历史还短。这个移民社会还未形成自己的文化之前,就接受了外语英文作为社会的统一语言。本身的文化又常常由经济来导航,飘浮不定。移民社会也可以在保持各族文化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
在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之前,更需在文化上寻找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在万变中认清自己,认清属于自己的路。
● 阿龙
传自达勒姆,Durha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