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7, 2006

你给的和我要的

  中国大学毕业生觅职的场面惊人,就业展排队入场的长龙,以及场内人挨着人的情景,让人见识"僧多粥少"的意思,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个大大头疼的问题;而对想要请人的雇主来说,供应多需求少拉低了工资线,似乎也是个人选任挑的机会。2002年,中国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45万,2005年数字则增加了超过一倍,达到338万左右。而目前看来,今年从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则有413万,比岛国的人口还多。

  不过,最近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指向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挑战了原来大家对"中国人才济济"的看法:中国面对人才短缺的问题

  不是说中国人才济济吗?麦肯锡对跨国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中国人才供应的吊诡。从数字上看,2003年,7年以内工作经验的年轻专业大学毕业生850万,另外有9700万人的条件似乎适合支援性质的工作。但是,受调查跨国公司认为,适合研究中列出的九种专业,包括工程师、会计师、医生、护士、金融界工作者等等的人才,只有不到10%。

  因此,这牵涉到的已经不是一个数字的问题。到中国各个省市去,地方领导人在列举他们的竞争优势时,现在已经很知道把人才优势列为其中一项。一些省大学多,看起来好像就等于人才多,因为毕业生供应多,也有科研的后盾;大学吸引力不够的就去建大学城,找名牌大学来建分校;再不然就提供优厚条件,鼓励海外留学生回来。

  从应对措施上来说,这似乎都是对的。不过,企业本身经验说明,我要的和你给的之间出现了很大的距离。长远来说,要扭转人才方面的劣势,或许如何认真地改革教育,才是更实事求是的做法。要竞争直接外来投资,要跨国企业的落户,大学毕业生当中很重要的,是"质"而不是"量"的因素。

  麦肯锡的报告举例指出,中国有160万个工程师。在中国的大学里,有33%的学生修读工程,比德国的20%、印度的4%都来得高,但是,按照跨国公司的标准和经验,这些年轻工程师中,只有16万适宜在企业工作,与英国的差不多。其中的原因,是他们理论强、缺乏实践与群体协作的经验。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文化差距的问题。中国的大学毕业生熟悉的是自己国内运作的那一套——实际上他们很多人的参照点也就只有国内的那一套,因此跨国公司在沟通上、要求上即碰到困难。这些跨国公司想发展的是岸外服务业,不是制造业,因此这不是大学毕业生愿意工作更长时间就能够弥补的缺陷。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人才济济",说的不外就是北大、清华和复旦几所名牌大学。但是中国地方大,1500所大学分散各地。大学毕业生当中,少于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全国首十个主要的大学城市中学习过。中国大学最多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天津、长沙、南京、郑州、重庆,但它们的总和也只占中国大学的30%,还有70%分布在其他地区。这些地方的大学教育面对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它们的资源如何,当地的大学毕业生又如何?

  中国发展的概念不能只是这几所排在最前面的大学,而中国教育的资源,也不能过度倒向少数重点大学中。近年来虽然大学教育的开支增加了,但是扩招也使到平均花费在每个学生的开支被拉低。而北京在学生身上的开支比上海高出30%,比25个省份高出的份额多于一倍。

  尽管中国人才不足的看法,主要是从跨国企业的角度来看而得出的结论,跨国企业的要求、工作的文化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但它却从另一面提醒目前遭中国国内多方批评的教育问题。教育部迫切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但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腐败等亟须解决的问题,牵涉的不只是中国国内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而已,而是目前最"一心一意"的"谋发展"当中,长远的人才资源问题。提出提高中国教育的素质,需要有战略的眼光,而如何去落实,则中央政府和地方都需要有坚强的政治意志。

● 李慧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