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8, 2005

从上海机场想到秩序与效率

  我是2003年9月来上海工作的,出机场站在等出租车的行列中,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是,重秩序、轻效率。近两年了,这个第一印象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每一次出机场——不管是虹桥机场还是浦东机场,站在等出租车的行列中,我就想到“重秩序轻效率”这六个字。

  上海的重秩序轻效率,不单单是表现在出机场等出租车的这一件事上,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但出机场的等出租车,无疑是反映上海这样一种城市特质的一个典型、一个缩影。还有,它最容易给人第一印象。

  有些事,上海是既有秩序又有效率的。笔者定居美国多年,2002年回中国任教。到上海之前,在另一个城市有一年时间,直到离开的时候,我一直在办的身份证和驾照都没有办好。而到上海,办身份证只花了几天时间,办驾照更是只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完全是公事公办,用不着找关系开后门。但我要说,即使有许多这样好的例子,还是冲淡不了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

  有人做过实验,给一群小孩子每人一颗糖果,把他们分成两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大口小颈大肚的瓶子,让小孩子将各自手中的糖果放进去,看哪一个小组放得快一些。

  实验中,一个小组的小孩蜂拥而上,把各自手中的糖果都一起倒入瓶口,结果是糖果都被卡在瓶颈,进不去瓶肚。另一个小组的小孩,很有秩序地一个一个来,结果糖果很快就进到瓶肚。这个实验印证了中国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经常被用来说明“秩序促进效率”。

论轻重要分时间空间

  问题在于,秩序和效率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存在“秩序促进效率”的关系,有时候,也会出现“秩序拖累效率”的结果。在上面的实验中,如果改变实验条件,瓶颈不是小到每次只能通过一颗糖果,而是足够大,那么,不讲秩序的那组小孩就会赢得比赛。

  再比如,瓶颈如果是每次可以通过三颗糖果,蜂拥而上的小组还是有可能被卡在瓶颈,但一个一个来的小组若还是坚持一个一个来的秩序,那么他们就牺牲了效率。这是说,本来可以两个两个来或三个三个来,效率就是一个一个来的两倍到三倍。

  秩序与效率,谁轻谁重?要分时间空间。有的时候,有的地方,秩序为重;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则效率为重。

  笔者所在学校,被一条大马路穿过,两个校门和这条大马路,形成一个十字路口,有红绿灯,也有协管大妈。但红灯加上协管大妈的口哨和小红旗,对许多司机形同虚设。每天几次过两边校门,心里就感叹,秩序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警察,彻底整治几次?

  出机场坐出租车要排队,而且经常是需要排队一个小时。笔者毕竟有许多机场没有去过,但在到过的其他机场都还没有类似的经历。有次从宁波回来,空中飞行不到半个小时,出机场等出租车却花费50分钟。

  没有出租车吗?不是。候客的出租车也排着长长的队伍。最早有人给我解释,虹桥机场出租车的瓶颈是高架路入口,因为要缴费,通行速度很慢。后来高架路入口不收费了,但等出租车的时间还是依然。

世博来的时候怎么办

  出机场等出租车要排队很长时间,这是很有秩序但很无效率,是件大事吗?说不上是一件很大的事。在笔者看来,排队难题是很容易解决的,那就是多点上车、多车道通车——牺牲一点点秩序换来高效率。毕竟在这件事上,秩序只是手段,效率才是目的。

  虹桥机场的通道可能有硬件的约束,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解释,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刚刚才出现的。浦东机场的道路等硬件设施应该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但也学了虹桥机场,要出站旅客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出租车。

  半个小时飞行,等出租车要50分钟,大家会觉得好笑;美国飞来10多个小时等出租车几十分钟,大家会又累又气。一次两次,不计较了;十次八次,上海形象何存?到世博会时,由机场来的国内外客流量会更大,那个时候,让大家排两个小时等出租车?真不敢想像。

  这样一件小事,却在这么长时间里得不到解决。许多人对我说,每年的市人大政协会议,都有代表和委员对此事有意见和提案。

  可怕在于,这件事反映了上海这座中国最具现代化气质的大都市,调控系统的某根神经,麻痹了、瘫痪了。

● 傅红春
作者是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1 comment:

eGemini e双子 said...

也谈秩序的僵化

● 吴韦材

  言论版6月27日《从上海机场想到秩序与效率》一文,谈到中国有些社会机制出现“重秩序、轻效率”现象,这现象,笔者在中国许多社会单位也都遇上过。

  情况是,中国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情感诉求”下,办起事来,有时会显得处处对秩序的要求“过度犹恐不及”,一时拿捏不好,“秩序与效率的平衡”就反而变成互相矛盾起来。

  先别说官方单位,就说最简单的购物吧。许多还是以前国营企业那一套。就算是购买普通的非处方药物,也是让顾客先到柜台选药,然后让服务员开单,然后跑到有时候老远的收款处交费,再把单子拿到柜台取药,我一直看不出这繁琐的“秩序”有何意义。

  北京两广路的盛兴超市更奇怪,顾客购买东西应该遵守的秩序是:先寄存个人物品、选购、然后推着一切到只有某层楼才有的付款台去付款,最后,顾客还得拿出单子来检查,盖章后才能离开。在这里购物,特别浪费时间。

  现在中国大城市已有许多银行实行“先到拿号”的排队秩序,这是好的,个别柜台也在窗口上标明该柜台接受处理的服务,这也是好的,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莫名其妙带着匪夷所思的个人理由去插队。最常见是无视他人正在办理事务而上前表示想询问一下情况,插队的人一询问就不再走开了。

  银行柜台方面更奇怪,明明有二三十人挤在那里等候,却有两三个柜台“办完自己柜台份内的业务”而在那里隔桌聊天。这样遵守的秩序,有什么用呢?

对秩序过度迷信

  我开始想这些繁文缛节也许跟“保持就业人数”有关,你不难发现中国许多政府机关或商家企业单位都有冗员现象,不安排更多的所谓“秩序和步骤”那这些人力能做点什么呢?

  甚至北京地铁,现在还是人手贩票检票,遇上繁忙时间和遇上一个非要把你车票亲手撕开的大姐,那就是地铁入口处的大灾难。

  我家水管裂漏要去物业处投诉,按照秩序,不只要通过房主,至少还要经过三组人才能真正有人上门检视。那也不过是检视罢了,还不是抢修处理。这样的秩序他们大概已经习惯了,等得不耐烦,就用成语“按部就班”安慰自己。

  除了保持就业人数,我也不排除一些中国人对“文明进步”的意义有某种偏差误会。无论需要或不需要都维持铁一般的秩序,也许能表彰出一种严正的,甚至接近官式的威严。

  这种威严,其中也带有“进步、抓准、上轨道”的暗示,但暗示是没多大实际意义的,操作手法必须跟成果结合,效率仍是考量的第一位。

  那天在一个商场里看到有个“设计隆重”的柜台,坐着阵容强大的人数,要人们排队上前填表,原来是每买足若干元就能凭收据参加抽奖,用那么大的排场花那么多人力做这个事,这个效率指数是如何定位的?

  实在教人摸不着答案,会不会是以前没秩序的混乱日子印象太深刻了,以致今天对秩序的需要及其功能产生过度的迷信?在许多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排队的地方设下队伍,那条队伍,就是障碍。

  秩序当然是重要的,但要的应该是能够事半功倍的秩序。有一次在上海某药店买药,找到了药正想问该到哪里付款,那柜台负责人就当场收钱找钱,还很有礼貌说了句,“我们已经改了方式”。干净利落,难怪那天我这个顾客心情特别好。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文发自北京

http://www.zaobao.com/yl/yl050629_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