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6, 2005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 探视新加坡人的“冷漠”

几年前,在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国庆日的献词中,我读出了新加坡精英领导层背后的居安思危。当时的我,想象着新加坡人民是幸福的。我把“新加坡”和“居安思危”划上等号。
对新加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后,读完了《探视新加坡人的“冷漠”》一文,不知怎地,我只想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八个字!
未来的新加坡,会不会“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取决于它的人民。
===============================================
 《早报·言论》版6月7日《新加坡人何以如此冷漠》一文,把一个其实已冰冻三尺的现象再次浮现出来,本文是对新加坡人的“冷漠”作进一步探视。

  最常见的分析,是把如今新加坡人的“冷漠”归咎于高度物质化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结果。这类分析,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物质追求上以务实为名义而导致精神上出现某些盲点,当人们似乎只有一种唯物质至上的生活目的时,心态很容易使人过于着重利益得失而忽略了人情味。这类分析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但我认为还不是新加坡人越来越“冷漠”的唯一背景因素。

  把“冷漠”两字加上括号,因为我认为新加坡人的“冷漠”并非因为感情肃杀而导致的性情冷漠,我们没这种真正冷漠的背景。假如说一个曾在东柏林、阿富汗、伊拉克、波兰或车臣经历过生命流离颠簸的人心态冷漠,那倒是可信的。

是一种感情的疲惫

  新加坡人的“冷漠”,其实是有好几种心理因素掺混在一起的感情疲惫。国人也不是不知道的。只是再疲惫仍不得不把现状维持下去,日子一久,在认知上除了从物质利益里得到满足及需要之外,对其它就没多大兴趣了。

  这种心态,除了切身利益,一切认为与己无关的事都提不起兴趣,性情也变得缺乏耐性,就算在有需要的场合,就连动用一下自己的人情味都觉得没必要,或许连礼貌都懒了,这才给人觉得“冷漠”。

  上面说除了社会物化价值观影响,仍有些掺混因素使得新加坡人感情疲惫,现探视如下。

  一:欠缺自我补充精神质量的能力

  并非所有新加坡人都如此,但大部分人在补充自我精神质量的能力上,确实显得无能,也认为无此必要。多年来我国鼓励文化,口号几乎用尽,但成绩如何?真正接触艺术的国人几乎就是那个熟悉群体,更别说其他更深的精神探讨了。

  假如不是固定范围固定人数而是在大街上做流水读书调查那将是件大家都脸红尴尬的事。大部分国人的精神内容大概就是从电视和娱乐得来,这也难怪他们,一天疲劳工作之后假如没有更大驱动力又如何能作自我补充?

  大部分国人的精神质量,基本铺垫大概就是所受过教育在毕业后还能剩下的东西,而这些“剩下”的真善美德等等价值观,经过每次“现实教训”就会消减或淘汰一些。国人没再自发性去作补充,因为很多人仍不认为靠补充精神质量就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的增益。结果时间越耗越少,无可奈何的落后感也越积越多,生活只求维持,最终是放弃对精神质量的任何追求,生活继续单调,性格欠缺热情。

对生活欠缺创造力

  二:对生活以至生命欠缺真正理解能力

  有人说新加坡人没生活,只有“干”活,这话正好说明新加坡人生存能力在哪里?那就是“干”活。一个无法不以都市经济模式营运的社会,更处处让国人深信生活和生命意义就在于猛干。对此“天经地义”之事国人是从不怀疑的。

  “能干”多久就多久才是实际。长期活在这么一种狭隘的生命价值观里,精神领域又不阔,唯一能信任的就是一切以利益目的能否实现的成功主义。甚至有些人你问他成功之后还想要什么他也答不上来,并且除此之外他对其他也实在提不起兴趣。日子久了,心理盲点累积越多,拼命“干”就是唯一的“充实”方式,这样心态的人,除非发生的人与事牵涉到他“干活”的利害,不然他也是没多少兴趣的。

  三:情感惯于依赖,对生活欠缺创造力

   新加坡人被动惯了,也许自己不发觉,但人们其实已很习惯这个被动。个性被动的结果,就是容易认同一切的理所当然,就连对生活处处原本应有自己的参与,及在应该表示自己情感及自己主见之处,也是一副“候观其变”的被动形态。

  假如他能大吼大叫其实还是有救的,就怕连这个也懒于例会。对自己生活欠缺重新创造能力,那么就只能是个依赖大气候里安排好的、不懂活泼的、情感被动的人。情感越是被动的人,生活上的自觉性及自发性运用得少,日子久了,所能发挥及动用的情感也日渐浅少,这样的人在生活态度上也给人“冷漠”感觉。

   总之新加坡人的“冷漠”不只是表象问题,唯有抽丝剥茧面对问题核心,才能对症下药。

● 吴韦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