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2, 2005

防别的锅里还有这种米

  半年了,我们的话题还是绕不开NKF。其实,NKF本身或者它的前总裁未来的具体情况如何,已经不是我最关心的项目了。因为现在审计公司马上要公布结果,如果它有任何发现,当局会有后续行动,而NKF的临时执行委员会在“清理门户”之际,也已在改变现行做法和计划未来。

  真正让人担忧的,是NKF事件所折射出来的许多现象。翻查旧报纸,上个世纪90年代也有人指NKF用钱有问题,杜莱出国时乘坐头等舱,作出这样评论的包括NKF的前义工。不过事件总是以杜莱起诉人诽谤,遭到起诉者后来道歉赔偿、庭外和解告终。

  而上个星期,行动党前国会议员吴俊刚在报上的一篇《NKF式的形象工程》,披露他在当国会议员期间即因要协助患有肾脏病选民而同NKF打过交道,对NKF有所体会的情况。为什么就连执政党议员在隐隐感觉问题存在时,也只能“暗中劝导基层组织和中元会,不需要再那么落力为NKF筹款”?

  NKF的问题,真的只是因为上一任NKF执行理事长只手遮天似的管理方式?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社会条件容许只手遮天的情况出现和存在了这么长的时日?是执行委员会没有发挥好监管的作用?现在我们看,其他公营或非牟利机构该有的管理机制,出事前的NKF对外发言时也不是没有公布过——有专业知识、有威信、有社会地位的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世界著名的审计公司负责审计等等。事实上,NKF过去在受到外界批评的时候,也都搬出一套套存在的监管机制理直气壮地驳斥,让许多人哑口无言。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许文远说,“如果我们一切由一个人控制,执委会又不监督,这人又有一定的领袖魅力,员工都把他当神那么崇拜,没有人愿意揭发内情,外人很难发现有何不妥”。

  这当中不只是崇拜,而应该还有很缜密、庞大的体制运作,也有很实际的利益牵扯其中吧。我们的社会里,提出质疑者往往被怀疑有所企图,而社会倾向相信的是已经建立起形象的权威者。好像信任才是美德,质疑就是罪过。要揭发,等于要和一个庞大的,外表看来完美无暇,而且道德高尚的体制对抗。揭发需要清醒,需要勇气之外,前车可鉴,揭发者恐怕还要考虑自己是否有雄厚的资金背景。

  NKF的事件最终会过去。现在政府有坚定的政治意志,也有政治压力,要使事情水落石出。不过,我们不能停止问的是很多“为什么”。

  这些问题不止于NKF而已。我们需要问的,是我们的社会生态里,这样的事件为什么有机会发生。如果是一些与整个社会生态有关的更深层的原因,它昨天发生在NKF,那同样的,这锅米要在其他机构里蒸煮成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岛国廉正的信誉来之不易,经不起更多NKF事件的重演,发生公众看到的外表只是糖衣,往深层看时发现腐化的情况。公开与透明很重要,一个什么样的机构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的认识很重要。我们需要更多地讨论超越NKF的课题,包括怎样进行有效的监督。NKF有的监管机制,倒过来看,其他非牟利机构,包括接受许多公众捐款的慈善机构,还有使用公帑的机构也都有。但是要怎样建立信心,让大家都相信每一分钱都花在实际合乎公众利益的事情上?坐在那些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监管的机构,能够不碍于任何情面、不顾虑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都像许文远所说的,“不必客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李慧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