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并创办《知心姐姐》杂志的卢勤,30年来致力于少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久前她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举办的“让孩子有个快乐人生”讲座上指出,现代孩子有四大缺失,分别是:童年快乐缺失,精神文化缺失,亲情沟通缺失和成就感缺失。
听卢勤分析少儿成长心理已不是第一次,她是中国许多电视台生活教育节目的常客。她所举的“少儿四大缺失”让我深有感触,因为这四项缺失在我们新加坡孩子身上也有相似境况。
卢勤认为孩子童年快乐缺失的根源,在于没有自己的空间,而且远离大自然。在多给孩子自己空间这点,本地父母也许还较宽容,但今日都市趋向人工化、分流化及效率格式化,对孩子心态成长起着消极作用,孩子对自然的认识多只属平面知识,缺乏亲身发现的体会,能真正感受到自然启发的几率也就更低。长年在密集空间长大的孩子,性格不开朗、心胸狭窄、眼界短浅,对生命赋予的力量也欠缺信心。
然而,精神文化的欠缺才教人更为忧虑。新加坡虽非农村,国际信息并不匮乏,但偏偏这里的教育气候出现偏差,新加坡小孩好像一出世就得跟时间赛跑,每个阶段他都忙于被纯粹以灌输为目的的、格式化的知识所填满。
从某角度看,新加坡少儿也有“独特精神文化”,毕业时,一个思想健康公民该拥有的、几乎近于样版式的、几乎摊开来可以分章成节的格式精神,无论能否吸收,都在若干若干年的基础教育里“教”或“填”给他了。这些精神文化都很一统,因为源头思维也很一统,教育时间所限,精神文化能打个基础也就够了。
多数人是在学生时代时接受过一些人文教育,也就那样“丰富”而已。笔者顺便想提的是,精神文化对社会的潜移默化作用确实需要时间,而且其中还有数不尽的思维撞击过程。但我们更相信“没有的话做出来就有”,结果我们往往就活在一种做出来的文化氛围里,而且以为这样就有了。对于真正懂得社会精神文化的人,会很尴尬的说,抱歉,实际上还是没有。
不明白孩子如何才能快乐
亲情沟通的缺失来自两代价值观严重分歧。就算同处一室,也没几句能说得上的话。卢勤说中国父母喜欢用挑剔眼光看待自己孩子,我想这里父母更多是用怜悯而陌生的眼光去看自己孩子,他们既不明白孩子如何才能快乐,也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忙碌,更不明白如何跟他沟通才不会常常碰壁。“代沟”往往成为最方便借口。
现代都市家庭已被太多外来伦理价值观所侵染,就算是众人相安无事的家庭,摆开饭桌也难得常有一家人凑足吃顿饭的场面,也许是孩子把个人追求放在首位,也许是父母无奈地把生计放在首位,至于那些因为种种特殊境况而早把各人生活圈子划上界的家庭,亲情的沟通就更属奢望了。
孩子成就感缺失,主因来自从小就得面对激烈的成绩竞争。成绩的高低是孩子从小就须面对的残酷现实。社会理念虽尊重平等,但现实归现实,成绩不如人就被“淘汰”,现在仍有不少眼光视工艺生或职专生为无奈何的选择。其实新加坡孩子能真正发展自己独特个性与才能的空间实在太小。
国家原本就不大,以都市生活模式为主的社会,“成就感”难免就归纳在几个狭窄的大众认同范畴里,赚到钱、拥到权、赢得名利等等,就是人人眼中的成就了。
孩子从小在这类“社会信仰”下成长,并极力将自己跻身于这价值观里,遗憾是人人素质不一,努力与成效不一定成正比。孩子太小懂得自知之明,也许就妨碍了他其他潜能。更严重是思想偏差,条件既不济,努力也徒然,就益发自暴自弃了。
现在少年人这四项缺失及其造成的心理压力,极容易打击他们对自己及对生活的期望。新加坡年轻一代其实是触觉敏感的一代,但他们需要更多情感上的了解和认同。社会上一些偏差价值观除了该纠正过来,在人权角度上看,谁都不能说精英教育就是绝对的解决途径。
社会该以更实际行动和措施,让更多少儿得到更能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因为成长始终比分数更重要,没必要把社会大气候养成一只等候吞噬的怪兽。每当新一代要抬起头来,是无情淘汰,还是积极鼓励,两种全然不同的社会态度,可以救一代人,也可以误一代人。
● 吴韦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