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08, 2005

研修中国文史?理所当然

  来新加坡读书已经将近一个月,结识了一些当地朋友,初次见面,免不了自我介绍一番。几乎所有的人听说我是从中国到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修读中文课程时,都会很奇怪的问我:“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还要来新加坡学中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不由得愣住了,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我的本科就读于中国南方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的大学一般简称为“中文系”)。毕业以后申请到了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的Research Scholarship(研究奖学金),于是来到新加坡。

  至于“为什么来新加坡学中文”我并未仔细考虑过。因为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其自然:本科读什么,研究生的课程自然就会申请什么。跨专业的申请,一来未必熟悉,二来拿不到奖学金。

  回答不出对方的问题,的确有些尴尬,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后来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向对方解释到:我是来新加坡“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对方于是便不再继续追问下去。

  由此看来,在一般新加坡人的心目中,“中文”是一种语言的指代,就像“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一样,“中国历史及文化”与“中文”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涵义。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开设了一套当代中国硕士课程(Master of Arts in Contemporary China,简称MACC),其中的一门课是:通过文学认识当代中国(Reading Contemporary 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授课老师刚好是我的导师郭淑芸副教授,于是有幸临场倾听。

基础太浅导师得从头讲起

  我去聆听郭教授讲课的那天,学生中有一人来自瑞士,我与另一个女孩则来自中国,其余均为新加坡人。让人感动的是,学生中有近一半是修读part-time的课程,白天上班 ,晚上赶到南大来上课,认真精神实在值得嘉奖。

  这门课程设计的主旨,是希望来修读的学生通过中国文学这一窗口,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从而进一步认识当代中国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的方方面面。

  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修读的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及文化知晓甚微。本来课程的设计是通过阅读一些事先选定的文本,加上郭教授对于文本所产生时期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介绍与阐释,让修读的学生认识当代中国。但每当讲到一事件或针对某一问题时,修读者往往因不知道在此之前发生的事而如坠云里,不知所以然。

  导师于是得再从头讲起,将时间的界限向前推移,实在是费了不少精力。

  新加坡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中文教育,与时俱进地调整中文教学政策,很多新加坡人也因不希望错过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后所带来的许多机会而努力学习中文。

  但仅仅是能够读、写中文便万事大吉了吗?

  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够透彻,仅仅能够说中文,怎能与人进行更好的沟通?不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又怎能清楚地认识中国?要知道,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是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一双眼睛,借助这双眼睛,才能看见中国的面貌。

  每一种语言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因此真正的语言,比“语言”二字更持久,也更深刻。它有对人类精神成长的重视,更有对于时代的追求。

通过语言认识历史与文化

  语言是一种媒介,是一种手段,通过媒介与手段,去认识和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从而达到与自然、与社会,与过去、与未来和谐共处,进而不断前进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中文与中国历史及文化的关系也是如此。

  曾经很多次听人称新加坡是“文化沙漠”,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缺少地道的本土文化,更因为本应称为母语的“中文”变成“第二语言”。但我们依然相信,作为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国家,新加坡完全有可能、有能力更好地推广中文教育。

  比如学校在普及中文教育的同时,多创造条件让学生熟悉中国的历史及文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专门讲解中国政治、思想,如儒家文化、国学等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社区内设立专门的中文图书馆,多引进介绍中国方方面面的书籍;在适当的地点建立中华文化博物馆等等。

  只有将“中文”与“中国历史及文化”双重教育并重,才是普及中文教育的,具有真正意义的手段与目的。

● 邹宇欣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硕士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