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01, 2005

成功是赚够钱请人替我们思想?

  建国以来,“发愤图强”这宗旨就一直深烙在人们意识里。诚然,无论在建国初期或甚至社会已趋稳定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发愤图强的精神仍是重要的。但,由于时代更替、物质环境变迁、不同生活需求的影响下,一些观念的原义也许就会逐渐变形。

  40年来,熟悉的“发愤图强”逐渐变成“争取第一”、“成为排位之冠”、“成为中心或枢纽”,如今更是“只要是崛起国家我们就跳上它的经济快车”。

  这些求存手段,固然能做出一番丰绩,基本上也没错,但毕竟无法就以此涵盖成功的完整意义。更遗憾的是,长年累月透过主流气候一面倒的鼓吹,它们在社会上已深入民心,人们很自然也就认为成功的模范即应如此。

  在最通俗的观念里,成功即暗示“争取每一个赚钱机会,要成为名利场上的焦点、只要哪里有好处就往哪里去”。

  我想知道,一个人假如确实不具备成功条件,或者拥有非主流价值的成功定义,那他还做人活下去吗?是不是“不成功就成仁”呢?我更想知道,是否我们就能容纳全国人口成为精英呢?

 我们的新一代,即便由学校仅存一些经典课文里能领悟到视野比较宽阔的人生观,但也敌不住一出校门就价值变样的社会。社会上谁赚到钱谁就被奉为“成功人士”,只要是他们说的话又有媒体炒作的话,几乎都被视为“至理名言”。

  新一代在这种“成功先例”的影子下长大,年纪小小就宿命地看出假如自己不如人那就只能在社会上过着次等生活或更低的命运。现在的学生,除了填鸭,许多还是盲从者,学校之后就是战场般的市场。

人生应该有所选择

  日后要全国都成为最佳市场执行精英相信不难,但要新加坡出一个哲学家、思想家,你说呢?也许大家会说,新加坡不需要哲学家思想家,只要我们有钱,当我们发现我们也需要哲学或思想的时候,还可以重金聘请国际级中最好的外国学者。

 但,人生的成功就是赚钱而已吗?

 人就是人,不管怎么说人就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条件与能力价值。对普通人来说,生命意义除了尽量发挥一己之能力,就是要活得心安理得而且能得到快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义务接受任何违背人道主义的不公平价值评断

  因此他不必自卑。假如他资质是一个平凡人,那么他做一个平凡人也不会因为不公平的精神待遇而感到有压力。假如一个社会能做到这点,并且能让它的人民子众了解和明白这道理,那么这社会就是一个尊重人道的社会。

  这社会也许不是个精英游泳池,但这里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生命自有其尊严意义,人能明白自己这价值,才能从这里起步去找到快乐。

 从小在本地“成功价值观”长大的年轻人,对生命真义其实模糊。毕业后,大部分人最大憧憬,就是终有一天成功。但其实一辈子都活在追逐与操作的图存状态里,扛着这份压力造成的心理偏差,又怎能快乐呢?

  我曾问过本地一位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却热衷于把薪水投资外汇的学生。他觉得自己拥有天生的投资才能,我问他赚到钱要做什么,他说赚到钱就用那笔钱去赚更多的钱。

  但之后呢?他只说买屋子买汽车和去旅行。再之后呢?他楞住答不上了。他对生命一点真正的感动都没有,也不知道生命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究竟什么更为重要呢?是在一个高密度都市里追求和争取所谓的成功,还是接受和发挥自己的真正价值?

  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曾说过:“为了让人生过得充实和有意义,应该提倡涵养、内发精神性、宗教性的人性教育。”

  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能力与资质,不再让我们的新一代延续性地成为物化社会的牺牲品,不要再向公众灌输狭窄的成功价值观,让各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舒适于其价值信仰。一个真正开明成熟的社会,应是尊重个人人生选择的社会,滥用成功之名及妄下定义的“成功”大锅饭,只会造成消化不良。

● 吴韦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