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还是革命:一个误解真相的伪命题
中国互联网十年历史,依然是被严重低估的重大事件。如何客观描述和评价这十年互联网的价值,的确是一个难题,可能还需要更久远的历史来重新梳理和总结。
透视这十年,有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微观上看,互联网已经让一亿人口“落网”,网络直接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从每一个用户(或者就从你自己本身出发)身上,去探究和追寻这十年互联网,那将是最有趣味的事情。同时,每一个网民也间接地改变和影响了更多的人。
中观层面看,那就是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的互联网产业,也是最热闹,最直观的互联网景观。互联网直接引入并催熟了风险投资行业,互联网先后推出了两个中国首富(丁磊和陈天桥),同时缔造了一大批财富传奇。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合法财富的创造中成为幸运儿,这批屈指可数的人,像中得彩票的头奖一样。尽情享受了互联网带来的所有荣耀、辉煌和金钱。有一个词汇可以很好诠释他们:赢者通吃!
十年后的今天,互联网成就了中国首富,更制造了一大批阳光富翁,他们将财富高高挂在Nasdaq上;互联网影响了2亿人(每周至少上网一次的网民一亿,每月至少上网一次的网民估计已经2亿)的工作和生活;作为新的媒体、沟通和商务方式,以及网上交友、网恋和网络游戏等新的休闲娱乐方式,互联网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命运和过程;互联网带动了以风险投资为龙头的中国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所有这些成就都无须置疑。过去十年,未来十年,对中国的变革来说,没有任何事件可以与互联网相比。其实到了今天,这些宏观层面促成的巨大的变革依然被严重低估。
其中,泡沫还是革命的争论,是误导人们正确理解互联网的最大误区。记得2001年,当时互联网的最低潮,互联网鼓吹者们正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候。我在上海交大作报告还继续大讲互联网和新经济。到提问阶段,一位同学就很严厉指责说:互联网烧钱损失多么惨重,你们这些人罪过重大。我回答说:我不但不认为互联网乱烧钱,恰恰相反,我认为投入互联网的资金是中国发展中最有价值、回报最高、最有成效的资金。在2000年之前,真正在互联网领域烧掉的钱总数也就10亿左右(后来花钱反而越来越大了,因为2000年时候真正有风险投资的互联网公司还是非常少数),如果把这些钱扔到上海浦东,建一栋大厦,肯定不是其中最高的一栋。而互联网已经产生了多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效果,包括经济成效?
到2005年中国网民突破一亿大关,商业模式也稳稳当当。但是基本格局已经今非昔比。2004年中国互联网三大收入,第一大是移动增值业务为7.63亿美元,第二大收入是网络游戏,达3.91亿美元,而5年前主要的收入模式网络广告屈居第三,只有2.27亿美元。今天,国内每个互联网用户人均消费大约是每月5-6美元,宽带用户月费10-15美元。当然,未来3年中国网民数量年度复合增长率只有11%。
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去期待,去挖掘。
成功和失败的唯一区别就是:坚持
回顾十年,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其中以成败论英雄是最自然的方式。互联网十年,风云人物无数,但是失败和成功,一无所有与一夜暴富,却差若悬河。决定他们命运的其实非常简单。所有千差万别的失败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一个字:坚持。以“坚持”作为镜子,是查看十年最佳的方式。
互联网十年,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各领风骚。在2000年之前,领军者是一个名字很中国但是本质很不中国的中华网。中华网上市,一个伪门户概念的成功,虽然有点荒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中华网在资本市场的巨大成功直接促成了国际资本对中国互联网的狂热追逐。
2000年三大门户上市,是一个寒冬前夕的小小高潮。作为中国第一门户的新浪,引领着互联网从热潮走向寒冬,从寒冬走出春天。张朝阳和丁磊是这个阶段坚持者的典范,也是最大的成功者。此时提起中国互联网,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提起三大门户,人们一直觉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确,三大门户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历程,三大门户的起起伏伏也就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悲欢离合,三大门户的轰轰烈烈就是互联网全民化的核心启蒙和推动,三大门户的资本奇迹和财富效应就是新经济、新规则在中国的具体呈现。
但是,到了2004年,笑傲互联网春天的已经不再是门户了。寒冬中熬炼出来的盛大和腾讯等异军突起。2004年年中,中国互联网正在静悄悄地变脸,中国互联网媒体特性主导的“门户时代”面临终结,一个全新的围绕网民个性化服务的“服务时代”正在开启。8月份,盛大市场价值一举超越新浪。进入2005年,盛大强势入股新浪。网易转型成功,后来居上,市场价值超越了新浪。如今,在游戏和门户方面奋起的腾讯,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如果不是考虑到腾讯是在香港上市的劣势,现在腾讯和新浪之间市场价值谁高谁低,就很难说了。新浪老三地位可能难保,传统门户时代彻底虎落平原了。陈天桥、马化腾们开始笑傲江湖。
互联网1.0和互联网2.0
但是,变化并没有由此停止。李彦宏们开始走到聚光灯下,百度将成为2005年全球互联网最受关注的IPO。中国互联网新的王者是否将诞生,这个悬念并不夸张。而且,更大的变革还在后面。而未来的格局将是如何,依然难以无法估计;新的互联网黑马还会不会出现,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要作一个概括,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领域正在出现的两大“隐形”的变革力量:一个是社会软件(Social Software)的强力崛起;一个是移动互联网的酝酿。这两大力量将直接塑造未来互联网的面貌。无论是互联网产业,还是电信领域、软件和硬件行业,如何深刻理解和及时把握这两大变革力量,已经成为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
社会软件的崛起还没有在理论上被系统认识,却已经在市场上成为主导性力量。社会软件核心的内涵在于: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始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带动互联网应用模式全面转型。过去的个人软件主要是让机器完成文档处理或者获取信息,比如办公软件、ERP软件和浏览器等。而社会软件完全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而不是人与机器)进行对话。在国内,最热门的社会软件就是以盛大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其次是腾讯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以及以博客中国为代表的博客应用。而以“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互联为核心理念的移动互联网,这两三年以来,已经从概念启蒙和模式摸索,逐渐开始建立起初步的市场。
过去10年,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发展的主旋律还是比较初步:无数的投资者和创业者将互联网变成了一个热闹的“技术驱动”的商业环境,主要将个体网民变成消费者、读者和用户。但是,随着博客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发展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主旋律也将发生质变:互联网将越来越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虚拟社会,在新的环境中,个体网民成为创造者、建设者和分享者,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力量,而不仅仅是一个局外人。
“博客就是网上的家”,就是个人在网络空间中全方位的自我展现。在博客不断大众化的普及浪潮下,新兴的BT文化和iPod文化成为新的亮点,他们将共同塑造以个人为中心的的全新互联网面貌。可以预测,未来十年,自下而上、开放分布式、以人为本的互联网2.0的全面发展,将引发自上而下、封闭集中式、以技术为导向的互联网1.0的全新革命。而新的商机、新的人物、新的传奇也在其中酝酿。
- 作者: 方兴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