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7, 2005

六度:互联时代的科学

. . . 复杂的事情更需要一个简单的理论,而且一般而言,是越简单、越通俗越好。比如整个IT产业就好像由摩尔定律统帅了。如果这个简单的理论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那就更精彩了。“六度分隔”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60年代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曾想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网络。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剧作家贵尔(John Guare)在一出同名的作品中表达了这个概念:“在地球上,每个人与其它人之间都只相隔六个人……美国总统,威尼斯的船夫……不只是那些有名的人,任何人都一样,不管是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土著,南美洲火地岛上的居民,还是爱斯基摩人。我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经过六个人而拉上关系。这是个十分深奥的想法……”。“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但是“六度分隔”理论需要一个更严谨的数学模型,才能发挥真正的威力。

90年代中期,就读于康奈尔大学的瓦茨同自己的导师史蒂夫·斯托加茨干着一件超现实画家一般的工作:花几个月的时间画着各种图,用不同的模式连结图上的点,期望以某个出奇的方式,弄清楚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口,彼此之间是如何紧密连结在一起。1998年初是一个突破性的时刻,他们终于找到了这张特别的人际关系“地图”,可以解释六十亿人如何靠着六条联机与别人相连。这就是“小世界模型”,正式建立了社会网络的数学模式。这一模型显示,如果人际网络由随机但却紧密联合的小联合体构成,则可以通过捷径将巨大网络中的成员彼此相关联。有了这个突破,社会网络的研究开始一日千里。

《六度》这本书就是从社会网络研究的源头——“六度分隔”开始,前半部基本上就是讲述社会网络科学的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以夹叙夹议的方式生动地论述了研究的历程,将复杂深奥的理论融入探索的故事之中。虽然专业领域的学者可能会不过瘾,但对于一本科普读物来说,已经是上品。本书后半部就是理论的发挥,作者运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尝试分析和解释社会各个领域的不同想象,比如流行病的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蔓延,经济、市场以及决策行为受信息流通的影响,企业创新与组织再造的教训等等,他以数学方法解释了萤火虫的发光、蟋蟀的叫声,以及心律细胞的跳动如何自动调节出同步频率的神秘现象,富有启发。不过,这些解释依然有点像一副副抽象画,让人有所启迪,有所感悟,却依然有些迷惑。瓦茨说:“网络科学仍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以建筑工程来比喻,我们现在还在研究力学法则,和解析物体弯曲、延展、破碎等物理特性的方程式。而专业工程师所要用到的那种实用知识……都还在遥远的水平线另一端。” . . .

原文:《六度:互联时代的科学》:开启网络研究的科学时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