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15, 2005

信奉人文主义的商场

  对于新加坡人而言,商场(shopping mall)是司空见惯的事物,就是一个让一大堆人在一个空间购物的地方,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然产物,也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仪式。

  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四大要素,因此一个商场的结构,也应该在空间的配置上照顾到这四种需要。然而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最不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就是大商场。

  总的来说,美国的商场都是以“衣”为贵(从Abercrombie到Zara),食次之(好的餐馆不多,尤其是那些“洋味”十足的假中餐更是令我反感),行不便——美国的商场总是离家很远,非开车去不可。好几次硬着头皮坐公车,身旁似乎都是贫穷落魄的黑人,害我不敢抬头,下车后便一溜烟落荒而逃。

商场是有人情味的社区

  不过关键是商场和住宅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家和商场之间,除了熙熙攘攘的汽车穿梭之外,似乎没有半点联系,加上美国的商场跟食物份量一样出奇的大。除了周末,游人甚少,商场都是冷冷清清的,即使商品商店五花八门,但是在那种近乎静止的氛围下,依然觉得如出一辙,因此每次长途跋涉到达商场,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这才是疏离感的根源。怪不得我逛不了多久就疲惫不堪。

  可幸的是,新加坡的商场和住宅连成一气,比如裕廊坊(Jurong Point)和碧山第8站(Junction 8),四周都是住宅公寓,从家里走过行人道到达商场,不超过十几分钟而且风雨无阻;商场旁边就是地铁和巴士总站,一个小时内直达市区。商场把“住”和“行”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本地生活的一大特色,反映这里的商场是一种有人情味的社区,而不完全是资本主义把人改造异化后的物质世界。

  除了衣食住行以外,现代生活必须有娱乐。也许新加坡天气太热,本地人把到周末去逛商场视为一种娱乐,一种室内的郊游。况且这里的商场已经不纯粹是售卖货品和用膳的地方,理发,看电影,唱KTV,送孩子去学钢琴,芭蕾舞,甚至逆其行往乌节图书馆(Library@Orchard)的书堆里打滚一个下午,也未尝不可。

  话说回来,本地商场内可以选择的活动种类有限,不外乎吃饭、喝咖啡、购物、看电影或唱KTV的四部曲,次序可变,但是年轻一代或多或少都感到厌倦,连我也是受害者之一。

  最近与友人前往观赏“韩国电影节”,不料戏票早就售罄,惆怅之余费煞思量,只好回到商场喝下午茶,逛一下书店再吃晚餐,想起来还真的有点罪咎感。

  不能够跳出商场活动的框框,又无力无意开创外面的精彩,显示我们的生活还是流于公式化。资本家提供的娱乐商品,我们当然有权说不,不过审视自己,个人创造娱乐的能力弱小得可怕,到头来沮丧着脸回到资本家的怀抱,已经弄不清楚是商场囚禁了自己,还是本身自愿在商场里过安逸的虚幻日子。除了自己,我们还能怪谁?

  也许读者认为我把商场这个平常不过的建筑物放得太大,想得太多了。但是建筑是一首哲理诗,体现出时代的风格特点,无论喜爱或厌恶,商场原是日常生活的延伸,它的高雅或庸俗就是我们生活品味的一面忠实镜子。诚然这里的商场是人性化的,就像和蔼可亲的朋友一样贴心,可是也应该有点深度和修养,否则说话乏味,打扮庸俗,迟早会被善变的资本主义信奉者摒弃。

● 梁耀祖 ·作者是本地房地产规划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