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5, 2005

Let's talk about GOOGLE

许多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迹可循,看是不相关的事情,内在里总有一丝联系。

===============================================

李开复发公开信回应大学生质疑 称自己言行一致

(中国)和讯网 (2005-09-24)

  9月23日下午,新任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博士向外界发出发出一封公开信,公开就一位大学生对他的诚信质疑进行了回复。

  在信中,李开复坦率地回顾了过去自己关于“是否将离开微软”说法的表态,解释了自己最终前往Google就职的原因。他认为,离开微软“为了做更有影响力的事情,或者是帮助中国的学生。”

以下为其公开信全文:

  晓钟 :

  谢谢你真诚的信。我希望下面的回答能够让我不负你对我的信任。

  对于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作为人师,如果做出有违自己教导学生的事,也是一样的。对我来说,诚信比生命更重要。做出的诺言,必须遵守。

  一年多前来中国时,有一次我曾经被问到:“你什么时候会不会离开微软?或者出来创业?”

  我的回答是:“我的人生目标是发挥我的影响力。所以我认为微软很可能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公司,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地发挥我的影响力。如果哪一天我离开的话,那一定是为了做更有影响力的事情,或者是帮助中国的学生。”

  这个回答我记忆犹新,而且有一位清华的学生还把这段话放入了他的文章里。

  我离开微软是因为我在Google:

  我可以经过Google的创新模式让我和我的同伴们更快地做出更多的创新,也就是科研人员的“影响力”。

  我可以直接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国青年,经过这个创新模式,发挥他们的影响力,让一批“有潜力的千里马”真的成为“千里马”。

  公司支持我帮助中国的青年学生,无论是我的网站或者书。

  (请看:www.kaifulee.com/Articles/googleandchina.htm)

  所以,就像上面所说,我离开了微软是因为我“为了做更有影响力的事情,或者是帮助中国的学生。”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虽然对这段话,我认为我做到了言行一致,但是我觉得“坦诚的回答”和“诺言”是有差别的。我希望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坦诚的回答”,但是我认为任何人都很难做到把每一句“坦诚回答”都当作“诺言”。

  附:大学生质疑李开复跳槽公开信:

  李开复老师:

  您好!今天鼓起勇气给您回信,在您到google中国正式赴任之际,在向您道贺官司胜利之余,还想跟您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我谨代表我个人向您表达我的敬意。

  第二,我谨代表中国大学生,感谢您给我们写了这么多封信,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第三,我还想向您表达我的想法,同时也希望您原谅一个青春懵懂的大学生的一些浅薄的见解。作为一名老前辈,相信您对我们IT学子一定寄予厚望,而我也相信您会认真看完我写的文字,并会启动您曾经再也熟悉不过的Windows,在一个叫做"google"的搜索引擎中打上"诚信"两个字。

  《赤兔之死》这篇文章也许您看过,它曾经让我们大学生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我很开心您给我们中国大学生写的第一封信的第一个观点就是:从诚信谈起。您说做人信条:家父给我最珍贵的遗产是十个字,"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您又说当老板:如果你做老板,就不能太纵容自己的手下,不然你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但也不能因此总在人前指责他,那就伤害了他的尊严、他的面子,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您还说人生目标:网友曾问过我,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说:"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您说微软:前一阵子有记者问我,什么时候离开微软?我的回答是,我很确定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商业公司,因为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有巨大的影响力的人,没有其他的任何公司能帮助我达成这个愿望。

  可是,当我最近从网上了解到您的消息的时候,我不禁有些困惑,请允许我这样直接的向您请教,当然我相信您不会生气,因为不可否认我是您的铁杆儿Fans,也不可否认我对您的尊敬,同样,这种困惑也来源于像我一样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想跟您说的是:您的诺言是不是算数呢?您一直教导我们要诚信,可你这样只会让我们感觉:承诺,是如此的沉重。对您而言如是,对我们亦如是。或者,除非我们之中谁已经不再在意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就像某个国家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随时随地的胡说八道,完全不讲任何道德。对于国家而言,不讲信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国家利益至上。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得失就显的并不重要了。但对于个人来说,不讲信誉,至少在我的观念里,却怎么也说不过去。

  最近,也许您很忙,忙着应付各路记者各方人士;也许您很寂寞,思想里全是责任。您是一个教育家,是某一阶段我们大学生思想的领导,可是,你官司缠身尚且不论,您却把这些"不顺"都归咎于从西雅图搬家后卖掉的一个观音像身上。是的,您终于把它买回来了,您自己的官司也暂时以胜利告一段落,但是,您知道您输了的又是什么吗?《史记》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可谓"一诺千金";"曾子为子杀猪"的故事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做人方面都堪称"君子",可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曾子说:"婴儿非可与戏也。"婴儿尚如此,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又怎可欺骗呢?

  李老师,您在中国的大学生中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也拥有很好的印象和形象,至少对于我而言如是,尤其是您写的那四封信,相信一定感染和鼓励了相当多的曾经处于迷茫中的我们,也更是被很多很多的人收藏。单纯从您来中国建google研究院上来讲是好的,尤其是可以给中国的学生更多的机会,可是从您的作法上讲,我认为:您并不厚道。

  不是我不屑,而是像我这样一个IT大学生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我们所谓道德的空谈。所以,请您看完我的信,能了解我们大学生的心声,至少是我的心声。我听说两周内,您将到中国的各大高校展开系列演讲,我希望您在为这些走在时代前列却同样为道德所引导的一群可爱的孩子在做报告的时候,能够解释清楚什么叫诚信、什么叫理想?同时,我也再次以道德的范畴礼貌地向您致敬,并祝愿您和您的google能产生更大影响力,并希望这是您所服务的最后一家商业公司。

  观音保佑您可以看到它!谢谢!

  您真诚的学生:高晓钟

  于渤海之滨 软件之城 大连
===============================================

Google和中国 -- 追随我心的选择

2005年7月19日,追随我心中的声音,我离开了微软,加入了Google。

  微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公司。我在微软学到了很多,终身受益。尤其是有机会和比尔·盖茨先生共事,终身难忘。所以,微软是个了不起的公司,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Google是一个让我震撼的公司。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新一代技术”和那种对创新的热情。我发现Google遍地宝藏。它的技术和产品已远远超过了搜索,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产品和网络服务都是“让人惊讶的好”。它以“一切自己动手”的原则,像一个大实验室似的,让公司的计算机科学家能够自己设计特殊软件和硬件,从此尝到“有重大影响力”的感觉。它能够经过新的软件开发模式,使网络具备了可以直接更新软件的能力,不用让用户进行漫长的等待,真正地把互联网服务发挥到淋漓尽致,造福社会,引我们进入网络时代的新一代。这些新的技术其实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这是我向往学习的。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对诚信的执著。Google是一个“不做邪恶的事情的公司”。它绝不允许伤害用户的利益,Google的员工也不允许买公司的广告。当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一位新来的同事提出一个“先发制人”的战略。在别的公司,他可能会被认为是天才,但是他周围的人马上说:“这是邪恶的。你希望别人这么对你吗?”然后,他很不好意思地收回了他的意见。这是我向往的一片“诚信”净土。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对大众利益的追求。Google上市时,坚决让股民直接买Google的股票,而不是由大投资银行分配给大户的做法,因此得罪了不少投资银行,但是得到了民众的好评。Google 是一个先让用户满意,以后再考虑赚钱的公司,如果不赚钱也没有关系。Google大部分的软件和服务都是免费的,而且许多软件和服务推出多年到今天还没有找到商业模式,但是只要能够帮助大众,我们就会继续地做。这种摒弃“唯利是图”的商场作风,赢得了用户的心,也带给了员工一种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难得的信念,这是我尊敬的。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激情魔力”。我认识的许多朋友都去了那儿。有些是资深研究者和科学家,我发现他们以前的憔悴消失了,他们充满了活力。有些是我的学生,我发现他们像找到了一个梦幻之家,上班像是在享受。当我见到这些人时,跳进我脑海的就是我在第三封信中写的:“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种对工作的热情是让我激动的。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自由+透明”。每一个人可以自己选择做什么,然后经过大家的兴趣,结合成一个个的团队。每个人想的是怎么为公司好,做出对用户有意义的产品,而不是如何扩张自己的帝国。每一个人都是透明的,没有秘密,没有“三角沟通”。每一个人的目标和业绩都是透明的,在公司内部网络上即可看到。当我第一次见到一批Google的中国员工,他们说他们都在考虑回中国。当我问道,“你老板的队伍只有两三个人,老板不会怕你们走,劝你留下吗?”我看到几十对不解的眼睛,它们像在问我:“难道你不记得我们这里的自由+透明?难道你不认为我们的老板会为公司着想吗?”这种团队的氛围是让我觉得欣欣向上的。

  这些震撼激起了我的两个思潮。

  青年+自由+透明+新创新模式+大众利益+诚信=Google的奇迹。中国有最优秀的青年,如果我能把Google的文化带入中国,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Google中国的奇迹”?是不是可以帮助中国青年创造未来多个“中国的Google”的奇迹?在我的论坛上有位学生提出:“最后无论微软、Google、开复的纠纷如何解决,最后的真正赢家是中国青年,是中国。”知我者,学生也。

  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再审我正在收尾的《做成功的自己》一书时,读到我自己写的许多文字:“追求你的最爱”、“终身学习” 、“你有选择的自由”,“做最好的自己”,让我想到的是我应该听听我心中的声音。无论这个决定带来多少困难,如果我没有追随我的心,我将终身后悔。如果我没有坚持我的原则,我怎么能建议你们这么做?

  于是,我做了重大的决定。

  我有选择的权利。我选择了Google。我选择了中国。

  我要做有影响力的事。在中国,我能更多地帮助中国的青年,做最有影响力的事。

  我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在Google,我能经过学习新的创新模式,成为最好的自己。

  2005年7月5日,我走进了我的老板的办公室,我的第一句话:

  "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

● 李开复 2005年7月
===============================================

Google再战江湖

   最近互联网界新闻不绝,尤以谷格(Google)风头甚健,就说它早先倡导的扫描行动吧,就引来了非议。

   谷格和哈佛、密歇根和斯坦福三所藏书丰富的大学图书馆合作,要把它们的藏书扫描上网供网户浏览,然后赚取广告费牟利。此举让欧陆其他非英语国家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这会增强英语的势头,令其他欧洲语文没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甚至倡议自行设立本国语文的图书电子库。

  双方交涉,谷格因利乘便,答应也扫描其他语文图书。事实上,谷格数据库中已有上百种不同语文图书。它并不止专注英文典籍。

  与此同时,西文出版商也担心谷格把书本扫描免费上网,断了它们的财路,纷纷提出抗议,谷格则提出反建议,要出版商列出受版权保护书报,并决定哪些书报不应扫描上网。一个照面,就把烫手的山芋给扔了回去。

面对谷格,不敢轻敌

  谷格近年大张旗鼓,而且来势汹汹,它的四大功能强大免费软件,最让网民称道。blogger.com为网民提供了创建博客网的平台、Picassa是影像编辑软件、Hello是影像即时信息软件、Gmail电邮服务标榜无垃圾电邮,更提供2GB的磁区空间。

 最近它还推出Google Sidebar,它有点像微软视窗的工具栏,能让用户在屏面上设置栏目项,把一些紧要的实时信息,比方股价或常用软件链接放在栏目上方便开启。这直接挑战了视窗的功能。

  谷格还在Sidebar上注入它所擅长的搜索引擎功能,用户可利用这个功能,输入主要词语,从硬盘数据内容搜查所要的文档,这比视窗按文档名称(file name)的搜索方式强了不知多少倍。

  前不久,Google Talk问世,这是一种结合即时信使、电邮和互联网电话的综合性软件,大大促进了通讯效益。Google Earth更令人瞠目结舌,它通过人造卫星影像,让网民探看世界的各个角落,可以鸟瞰新加坡,甚至趋近看看你的住家;或是浏览新奥尔良灾区、天安门、喜马拉雅山……神奇已极。

  谷格这些个动作,摆明是与同业如微软、美国线上(AOL)和雅虎对着干。尤其是微软,对谷格更是步步为营,微软在世30余年,经历种种的挑战,比方过渡到视窗、经历浏览器之战,从个人电脑斗到互联网,一点也轻心不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失利就可能失支龙头老大地位,甚至一蹶不振。

搜索引擎争霸开始

  搜索引擎被网民誉为“上帝”,它能在电光石火之间,海底捞针般地找到你所要的资料,几乎是每个网民每天上网一定会用到的功能。谷格后来居上,一下子超越雅虎。但是在中国谷格却失利了,2002年,谷格遭中国当局封禁了两个月,这给了百度机会,一下子崛起。百度对中国而言到底是自己人。

  搜索引擎可以是软性的战略武器,开发者可以从中作梗,左右搜寻结果。什么信息排在第一位,个中有其数码逻辑,这逻辑的定义是可以更动的,别有居心者可以刻意让个别国家要封锁的信息过关,以达到一些势力集团的政治、社会、宗教等不良目的。

  微软在搜索引擎的开发方面不遗余力,老想力争上游拔头筹。其总裁比尔·盖茨还邀得李开复博士主持微软亚洲研究院。李博士是台湾裔美籍华侨,现年43岁,曾在苹果电脑和矽图(Silicon Graphic)担任研发职务,微软于2000年重金挖角,去年他的年薪是100万美金。

  晴天霹雳,李博士于今年中下堂求去,谷格以1000万美元的一次过代价挖墙脚;李博士是语音技术和搜索引擎研发专家,谷格想善用他加强实力自不待言,另一方面也想借重中国人来拉笼与中方关系。

  微软方面自然怒不可遏,指李博士通敌,同时加入另一家公司搞搜索引擎触犯聘用合约,并马上诉诸法律,要求法庭发庭令制止跳槽行动。不过法庭暂判李博士跳槽得直,唯不可在谷格搞语音和搜索引擎等专项,同时不可挖旧部跳槽。案件会在明年一月开审。

  结果如何,还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却是千真万确,搜索引擎争霸战已掀开序幕。

● 高极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