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2, 2005

不要在时间上贫穷

  近日举国关注着解决失业者再就业的问题,也面对着削减雇主公积金缴交率所带来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经济考量,更连带着不少人直接面对收入调整的生活困难;一切的一切都旨在不断提升新加坡在本区域和全球市场的经济竞争力,好让社会成员能够丰衣足食,过着更高素质的生活方式。可是忙碌于工作、受训、找机会、优胜劣汰的当儿,我们可真有时间去享受生命吗
  时间做为衡量生命、价值和效率的基本单位,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把握时间、提高效率、自我增值”等耳熟能详的话,都具体反映出时间、物质和生命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
  工作则是这三者之间的环节。工作为要得到物质的供应,充裕的物质赋予工作者有时间享受生命,享受生命又进而提升工作的能力……如此的循环。可是,经济发展与理想生活两者之间的矛盾在此:一方面努力争取在物质上充裕和享受,另一方面却因要得到更充裕的物质而丧失享受的时间。

时间穷人的生命误区

  这是不是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写照?苦干多年之后,买了洋房又买车,却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好支付种种贷款和生活开支,结果鲜少使用家中先进的消闲设备以及公寓的基础设施。工作为了更富裕的物质生活,却反而在时间上贫穷了。
  以下一个小故事反映出都市人的危机。
  话说某个家庭趁着学校假期,全家大小一起离开所住的城市,到邻国一个美若仙境的渔村小岛旅游。清晨大伙儿写意地在海边漫步,忽然发现有一个当地的渔夫正懒洋洋地横躺在沙滩上,旁若无人的享受着温暖的晨曦。
  做家长的心里有点不悦对方的自在,想要为难他,问道:“今天天气真好,为何你不去打鱼?”渔夫笑着回答:“朋友,我已经打过鱼了,足够今天的生活需要咯。”家长质问:“什么?你怎么只为今天的需要打一点鱼,应当打更多的鱼才对嘛!”渔夫惊讶地问:“为什么需要打更多的鱼呢?”家长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你可以赚取更多钱啊!”“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买更大的网、有更好的船。”“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聘请更多人手,购置更大的渔场和工厂。”“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多时间。”“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享受那里的沙滩、海水、阳光、海鲜……”
  话说到这里,渔夫哈哈大笑说:“我不正做着这事吗?”然后弯着腰捧腹大笑。那个家庭的男女老少看见渔夫滑稽的动作,都按捺不住,也加入笑圈,一起笑得眼眶都红了湿了。家长却楞在那里,不知所措。
  显然,现代人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却在时间上贫穷了。“时间穷人”反映都市人的生命、心灵、价值、理想和人际的危机。相信读者每当听见周遭的亲朋戚友感叹“没有时间”时,你就可以观察到这些时间穷人的生命误区。
  有哪些误区?没有时间,就没有发掘和发挥创意的空间;没有时间,就失去了关怀他人的爱心行动,更谈不上对他人委身了;没有时间,就只求务实的生存条件,而不持守谈人生理想和抱负;没有时间,就失去培养有深度的人格和价值观,结果常常活在焦虑绝望之中;没有时间,就谈不上花时间去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反而容许感情的创伤逐步溃烂恶化;没有时间,就埋没了心灵的力量,沦为机械化和动物性的反应能力。

重新制定人生价值和理想


  简言之,生命由物质和非物质两大因素组成。一天劳力工作以后,最重要的是快快乐乐地吃一顿好饭。不过,吃饭那么物质性的需要,却必须加上非物质的因素,诸如与亲密的伴侣、家人、朋友一起共享晚餐,才可能快快乐乐。
  事实上,无论那一顿饭如何高档或廉价,叫人开心满足的,往往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理想价值的实现。诚如犹太人的智慧书所言:“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享受生命的吊诡即在此:你需要“刻意去关注”非物质的人际关系和价值理想的培育;这种刻意的专注需要付出时间才可能办到。若不然,所有物质的丰富价值不但不能被兑现,反因着人心的空虚和人际的破裂,而徒受糟蹋浪费。换句话说,物质的价值因着时间的贫乏而相对贬值。
  人必须先在时间上富足起来,才能享受生命。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做选择:重新制定人生价值和理想,为享受生命而过一种“物质简朴,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但有可能实现吗?
大势所趋,在全球经济竞赛的氛围之中,我们的社会走向工作时间更长,工作量更大,而且工作压力也一定相应增加的道路。最终可预见的是,如此社会发展即使产生不少物质富人,但却难免出现更多时间穷人。
  我们面对着一个悖论:忙碌工作为要得到充裕的物质,但却没有充裕的时间享受当有的快乐。如今,和物质需要一样真实的生存内涵是,生命需要我们投入时间才能够释放它内在的创造力和再生能力。这不单关乎个人的生存,更是国家的前途,因为唯有在时间上富足才可能孕育未来的思想家、文学家、运动家、政治家、艺术家……我们的未来不在于物质丰富,而在于生命丰盛;而生命的基本单位就是时间
  现在让我们考一考自己:为要享受生命,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以下是一个改变人生的常规:改变选择,选择改变。

作者:谢木水 新加坡 发布日期: [2004-2-29]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