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05, 2005

罗素,1920;龙应台,2005?

  1920年10月2日至1921年7月1日,罗素应邀到北京大学等地讲学,次年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在书中他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总结两者间的差异,指出中国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积极成分。罗素虽然用大量篇幅探讨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但是这些都是他展开论述的外部场景,书中的主旨思想是非常明确的:文化是解决中国及世界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

  罗素作为哲学家、思想家,他关注的首先是西方社会,正是深感西方文化对工业化社会的无能为力,才将研究目光转向东方。在到达中国之前,他先去了前苏联,显然对社会主义更不满,那仅是一种制度,不是文化,虽然他说“只要文化问题能够解决,无论采用哪种政治或经济制度去实现这一目标,或多或少我都能够坦然接受”。

  就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他虽不情愿未来中国全盘西化,却也认为“迫切的学习西方的学问,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武装自己,迅速将中国人的面目现代化”,前提是“中国能建立势力巩固、信用卓著的政府”。他始终憧憬着完美的结局,即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2005年6月龙应台女士借罗素,全面否定了中国对发展道路的探索。其文章并没有论述中国文化自1949年以来些许变化,却简单地总结出“强烈排外保守主义”、“全面破坏传统文化”及“今天(全盘西化的隐语)”的三段论。特别是“今天”,中国彻头彻尾变成了“掠夺者”:它为了维持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量,强行设置大型水电工程,造成160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1000万人被迫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中;它大量非法砍伐印尼的原始雨林,并将很快吞噬珍贵而仅存的“5%”。

  中国真的是这样吗?更进一步,中国真的不应该这样吗?

  200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在140亿吨标准煤左右;美国消耗其中的35亿吨,中国消耗其中的17.5亿吨。统计表明,世界人均消耗2.2吨标准煤,美国人均11.7吨,日本人均5.5吨,韩国人均4.07吨,中国人均1.36吨。同年全球消费石油30多亿吨,美国消费了10亿吨,人均3.44吨,中国消费了3亿吨,人均0.23吨。

  中国在不降低发达国家消耗总量和人均水平的条件下致力于提高自身人均消费水平,这错了吗?

  对于大型水电工程的争议从来没有统一的认识。龙应台强调的移民是最受争议的部分,世界银行环境部将其列入水电环境与社会保护十大原则的首位,但无论如何也没有1000万人因移民而被迫生活在极度贫困中。

  中国三峡工程移民130万,二滩水电工程移民3万。笔者通过对山东省淄博、滨州、东营三地安置三峡移民项目调查,移民安置都较好地解决移民住房、耕地和子女上学问题。在淄博市周村区西坞村,安置移民12户54人,每户独立砖瓦房,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首次入住所需床、衣橱、炉具、面粉、米、油、盐等全部齐备,生活水准与当地农村持平,子女免费进入当地学校就读,不存在失学问题。

没让千万人流离失所

  移民所不满意的不在生活质量方面,主要是认为安置点距故土太远,自己可能再没机会重返故土,其次对耕地质量和水源距离提出异议,还有认为现金补助标准偏低。

  从调查结果看,移民对安置结果是满意的,没有提出重新安置的要求。可见中国政府对解决移民问题是重视的,绝不会让1600万人流离失所。不知道龙应台从何处得到这个数据。

  关于木材贸易,还有比龙应台更激烈的指责。世界自然基金会说,由于中国大量进口木材,摧生了猖獗的非法交易;伦敦的环境调查组织认为中国进口木材中44%为非法交易;美国的环境调查局称中国为世界最大的木材走私市场。总而言之,中国对木材的消耗成为全球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又有多少数据支持这一观点呢?全球环境是从中国开始大量进口木材的1998年恶化的吗?全球气候升温是从1998年开始加剧的吗?世界雨林的缩减速度是从1998年开始加速的吗?全球生物物种是从1998年开始加速灭绝的吗?

  2003年中国进口原木2546万立方米,其中60%从俄罗斯进口,12%从东南亚进口,剩余从澳洲、非洲和南美进口。实际上,印尼最大的木材出口地是日本而不是中国。2003年日本进口木材2376万立方米。所以说中国会吞噬印尼“5%”的原始雨林是不合适的。

  世界上20%的享受福利的居民消耗着全球金属消耗量的75%、木材消耗量的85%、能源消耗量的70%。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地球上所有居民绝对无法共同享有这种以加重自然生态负担为代价的福利。

  龙应台在文章中忧虑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而是借用这一话题否定1949年后中国选择的发展方式,特别是目前对完成工业化转变的努力,这一努力打破了原有不公平格局,直接威胁到原有利益分配。

  文化不是文明的全部。拥有优秀文化的种族也抵挡不住残酷生存斗争,只有种族的延续,才能确保文明的延续,别的更靠不住。

  回顾中国近代走过的道路,既不是共产党刻意选择的,也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不断修正的结果。即便共产党政权垮塌,也不会阻碍中国人选择富国强民的道路。把中国的发展完全解读为负面,就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一定要警惕这种把中国庞大人口定义为原罪的论调。

  目前中国远未完成罗素强调的“现代化”,所以还是应该迫切地向西方文化学习,用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武装自己,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争取更大空间。相信中华文明决不会比世界其他任何一种文明更先消亡。

● 赵凯  ·作者任职于中国山东胜利油田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