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来西亚的卸任董总主席郭全强在接受星洲日报的專访时说:新加坡现在积极提倡华文,不过,他的基础摧毁了。新加坡的华人家庭本来有90%是用华语,经过二三十年英语至上到现在,有50%的华人家庭用英语,他们的母语改变了,观念改变了,你要读英文才有出路,这对学华文教育影响很大。现在李光耀后悔了,他再三强调学习华文的重要性……他们要恢复到像马来西亚这样的华文教育环境是很难的,这是我们的优势……新加坡积极推动学习华文,对我们并没有造成隐忧,他们都重视了,可见我们做得更对,因此我们应更有信心。”
董总是马来西亚维护华文教育的堡垒,任董总主席一职达12年的郭全强的一番话自有他的权威性,相信在马来西亚华社也有其影响力。
他的言下和言外之意,有两点:一是,他对马国的华文教育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二是,新加坡的情况印证马国华社这些年来积极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正确性。
从马来西亚人的角度来看,他的言论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理解。但他那段话中的一个关键字句却似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思考空间,即他认为新加坡重新积极提倡华文的“基础摧毁了”。似乎是说,现在新加坡要来重振华文教育也枉然。
从马来西亚人的角度来看,新加坡早已没有了“华文教育的基础”,也许是言重了。不过,我国政治领导人过去十年来若是任由新加坡华族忽略对华文的重视的情况滋长下去,新加坡的华文教育的基础的确会自我摧毁,千金散尽还可以多少赚回来,新加坡自毁华文学习的长城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祖传家业的重要性,而要再来推展华文的时候就形同要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其他跟我们没有相干的外语一样困难。
“哀莫大于心死”,当关心华文的一代人不再关心,原本不关心的新一代人更不知道该关什么心时,新加坡重振华文学习的基础就真的完全摧毁了。
这就像马来西亚政府多年来为了发展马来文教育而不惜摧毁原来的英文教育一样,他们现在对英文教育的重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马哈迪时代的后期讲到今天,似乎没有什么进展,关键就在于英文教育的基础没有了,马国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可以推动英文教育的人力资源。
所以,新加坡今日在改革华文教学所做的许多工作,短期来看是为已经呈现薄弱的基础赶紧加固,也只有基础加固之后,才能进一步谈论发展的大业。
目前是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危机”也是“有所为之机”,就看领导人的决心和华族家庭的视野如何。
几日前,南大中文系系主任李元瑾博士透露,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第一届中文系收生人数,比原定学额超出近50%。她说:“今年,我们原本准备的录取人数只有50名,可是因为学生反应非常好,让我们无法拒绝。就算增加到现在的74名,超出接近原定学额的50%,仍让不少家长和学生失望而回,这是我们觉得很遗憾的事。”
今年初,我国几间开办华文特选课程的初级学院也因为学生的反应热烈,而增加了今年的收生人数。
这前后两个可喜现象告诉我们,华文教育在新加坡并没有走到穷途末路,甚至还有点“柳暗花明”的感觉。只要旧一代人没有死心,新一代人开始更加关心,华文教育在国际的大气候和国内的小环境两相配合下是可以走出另一条路来。
● 严孟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